赠徐中洲

徐市求神仙,入海竟不返。

蓬瀛渺云涛,相望岁华晚。

中洲海上来,眉宇青天开。

手持白羽扇,笑上黄金台。

羊裘客燕冀,出入王侯里。

长揖公卿间,飘飖紫云起。

北渡黄河津,洛阳多故人。

终然无所遇,归卧西湖滨。

西湖茅屋冷,自吸丹砂井。

明月下青松,照见萧萧影。

振策吴市游,相逢正清秋。

无人识梅福,长啸空悠悠。

何须鲁连子,世事皆如此。

生计五湖烟,功名一杯水。

拂袖赤城虹,相思何处逢。

傥骑双白鹿,招我五陵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赠徐中洲》由明代诗人文嘉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徐中洲的仙人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首句“徐市求神仙,入海竟不返”点明了徐中洲出海寻仙,却未能归来,暗示了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接下来,“蓬瀛渺云涛,相望岁华晚”描绘了蓬莱仙境与人间的遥远,以及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中洲海上来,眉宇青天开”则展现了徐中洲归来时的风采,他手持白羽扇,笑上黄金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和洒脱不羁。接着,“羊裘客燕冀,出入王侯里”描述了徐中洲虽身居高位,但依然保持着清高自守的姿态,不受世俗束缚。

“长揖公卿间,飘飖紫云起”进一步刻画了徐中洲的超然物外,他的每一次行动都伴随着紫云的升起,象征着他的行为超越了凡尘,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

“北渡黄河津,洛阳多故人”表明徐中洲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旧友,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然而,“终然无所遇,归卧西湖滨”揭示了最终他并未找到真正的归宿,只能回到西湖畔,过着隐居的生活。

“西湖茅屋冷,自吸丹砂井”描绘了徐中洲晚年的生活状态,虽然环境简陋,但他依然坚持修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长生。最后,“明月下青松,照见萧萧影”以月光下的青松为背景,映衬出徐中洲孤独的身影,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徐中洲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的复杂心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仙道生活与世俗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1)

文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画得徵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

  • 字:休承
  • 号:文水
  • 籍贯:明湖广衡山
  • 生卒年:1501~1583

相关古诗词

采莲词

摇棹若耶津,红妆映水新。

歌声何处起,愁杀采香人。

共入荷花去,隔花闻笑语。

击桨溅红裳,同来采莲女。

秋水滩滩碧,荷花渚渚香。

荡舟莫击楫,沙上有鸳鸯。

双双采莲女,各各有春心。

谁歌竹枝调,春心应更深。

朝朝采莲去,暮暮采莲归。

朝暮空相守,思郎心欲飞。

采莲复采莲,花尽恐伤藕。

拨棹出花去,女伴争前后。

舟中采莲女,岸上游冶子。

两意暂相窥,无由得双美。

妾欲向花语,花应对妾羞。

溪花与溪女,相妒几时休。

形式: 古风

送顾小川典籍使代还朝

星槎八月回,阊阖九天开。

暂弭吴门楫,同衔江上杯。

沧洲吾尚困,青琐尔真陪。

自怅风尘侣,还怜霄汉才。

清秋枫叶赤,离思杳难裁。

既愁津树远,复恨逝波催。

他时相忆处,明月照疏梅。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追和元云林倪徵君江南春词

三月江南荐樱笋,鵁鶄鸂鶒回塘静。

蛛丝萦空网落花,云母屏寒浸娇影。

帘外沈沈春雾寒,绿萝欲覆花间井。

泥金小扇障纱巾,画桥紫陌踏芳尘。

林花开迟水流急,江鸭对眠莎草湿。

吴姬如花花不及,摘花笑映溪流碧。

杨柳烟笼万家邑,柳下王孙为谁立。

幽渚泥香生绿萍,閒看梁燕垒经营。

形式: 古风

湘江有怀

湘江湘水深如许,隔岸佳人隔花语。

语罢月明秋满天,断续猿声何处所。

旅魂夜夜到乡关,觉后相思仍楚山。

几番欲买君王棹,愁见湘姬竹上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