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首为曾君表作(其二)

名山从古属燕支,断雨零烟好护持。

眼底红绡工手语,书中黄绢是廋词。

曼卿一去花无主,杜牧重来鬓有丝。

不向春风种红豆,恐从南国惹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名山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首联“名山从古属燕支,断雨零烟好护持”以“燕支”借指名山,通过“断雨零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暗示着名山的守护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颔联“眼底红绡工手语,书中黄绢是廋词”运用比喻手法,将“红绡”比作女子的手,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灵巧的手艺和柔美的姿态;“黄绢”则象征着书中的文字,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深邃与精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技艺之美,也隐含了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颈联“曼卿一去花无主,杜牧重来鬓有丝”通过引用宋代诗人石曼卿和唐代诗人杜牧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石曼卿离开后,花失去了主人,杜牧归来时,已两鬓斑白,形象地展示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尾联“不向春风种红豆,恐从南国惹相思”则以红豆象征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情感,以免陷入相思之苦。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

陈熙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别

临别犹馀一面缘,无言相对并凄然。

惯将心事瞒鹦鹉,怕有离愁说杜鹃。

秋以为期应不爽,月如无恨定重圆。

含情偷向旁人问,此处江南路几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行

唱到骊歌便黯然,客行况遇早秋天。

沿堤蔓草如争路,隔岸茭芦不碍船。

郑侠流民犹待绘,阿房焦土更堪怜。

停毫莫谱将离曲,怕有商声入管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七濠口放舟至瓜步遇雨

江流亘金焦,帆樯密无数。

千艘万艘中,扁舟竞飞渡。

回头瞰中流,茫茫起烟雾。

急雨爽然来,翘肩客如鹭。

欲宿投何方,停桡问前渡。

灯火两三星,微茫辨瓜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青山

谪仙邈何往,遗冢在玆山。

人世自今古,白云空往还。

长星去天上,诗笔落人间。

我亦高吟者,归来且闭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