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其二)

麾节元戎祖席光,晚风吹雨借初凉。

师传问讯谁书院,石刻摩挲是道乡。

闻有先声来召驲,想无后会到流觞。

路朝正设横经席,册府重紬辟蠹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军队首领在宴会中光彩照人,晚风带着细雨带来一丝清凉。
老师传授知识的书院,石碑上刻着古老的道家圣地。
听说有先知的声音召唤使者,料想不会有下次聚会饮酒。
道路两旁整齐地摆放着经书,藏书阁里散发着防虫的香料。

注释

麾节:军队首领的仪仗。
元戎:军队的最高统帅。
祖席:宴会的开场。
初凉:微凉的天气。
师传:师承传授。
问讯:询问消息。
书院:古代教育机构。
道乡:道教的圣地。
先声:预言或先兆。
驲:古代驿站的使者。
流觞:古人饮酒游戏,酒杯顺水漂流。
正设:整齐排列。
横经席:摆放经书的座位。
册府:藏书阁。
辟蠹香:驱虫的香料。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军中宴集的场景,以沈帅和张漕季长为题,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学术文化的敬仰。首句“麾节元戎祖席光”写出了主将的威仪与宴会的庄重,"晚风吹雨借初凉"则营造出一种秋夜微凉的氛围,暗示着聚会的惬意。

“师传问讯谁书院”一句,通过询问学术源头,展现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石刻摩挲是道乡"进一步强调了对道学精神的追寻。"闻有先声来召驲",运用典故,表达期待贤才的到来,"想无后会到流觞"则预示着未来的畅谈与欢聚。

最后两句“路朝正设横经席,册府重紬辟蠹香”,描绘了读书人的学习环境,横经席上书香四溢,驱除蠹虫,寓意着对学问的严谨与尊崇。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军中的豪迈,又融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其一)

欲杭一苇近声光,恨不先期燕子凉。

旧学甘盘聊此日,倦游司马尚他乡。

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

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

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

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沈守持要题谢公楼额

危楼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

闲作此来横笛夜,爱看人醉落帆风。

欢呼夹道江声合,硬语蟠空客技穷。

姓字从今联沈谢,不知千古更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陈仲石韵

久矣怀相与,翩然喜见临。

清风生案□,短日过墙阴。

王事何时暇,神州半陆沉。

诸公宣力去,伴我水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