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午日怀家大人游闽

乡园又是端阳宴,琴尊正游天际。

艾虎悬丝,桃人对酒,风味他乡同否。

梅黄雨细,任遍拂南薰,未消寒意。

院宇阴阴,纻衣葵扇尚慵试。

芳辰今日共赏,客中看竞渡,天气晴未。

乳燕帘栊,新槐池馆,谁结蒲符为佩。阑干闲倚。

漫极目云山,午馀人醉。昼永香微,髻榴红欲坠。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午日怀家大人游闽》描绘了端午节时作者身处异乡,怀念家乡的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作者的情感交织。

“乡园又是端阳宴”,开篇即点明端午佳节,家乡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而此时的作者却身在异乡。“琴尊正游天际”,琴声与美酒在天边飘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艾虎悬丝,桃人对酒”,端午节的传统装饰与饮酒场景,虽在异乡,但风俗习惯依然相似,体现了节日的共通性。“梅黄雨细,任遍拂南薰,未消寒意”,江南初夏的梅雨季节,南风拂面,却未能驱散心中的寒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院宇阴阴,纻衣葵扇尚慵试”,阴凉的庭院里,穿着粗布衣裳,手持葵扇,却无心使用,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芳辰今日共赏,客中看竞渡,天气晴未”,尽管身处他乡,但作者还是欣赏着端午节的竞渡活动,希望天气晴朗,与家乡的庆祝方式相呼应。“乳燕帘栊,新槐池馆,谁结蒲符为佩”,燕子飞入帘栊,新长的槐树点缀着池馆,蒲草制成的符挂在腰间,这些细节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也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阑干闲倚。漫极目云山,午馀人醉”,倚靠在栏杆上,放眼望去,云山缭绕,午后的时光让人沉醉,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昼永香微,髻榴红欲坠”,白天漫长,香气渐淡,头上的石榴花似乎也要凋谢,这一句既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也暗喻了时光的流逝和作者内心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端午节的习俗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时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乡之作。

收录诗词(50)

孙云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楼月

寒漏寂。月明风满梅花笛。梅花笛。

江南春色,曲中◇得。一襟离思谁能识。

故园应怨无消息。无消息。画楼今夜,黛眉凝碧。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调歌头.题三朵花绣合卷

芍药筱园盛,占断古扬州。

多少双头并蒂,相对也应羞。

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月色,都付与梢头。

恰是三山客,来作五云游。聚三花,围五萼,起重楼。

知为使君风雅,芳谱教重修。

韵倩黄荃笔写,色借灵芸丝续,名仗探花留。

低却琼花品,赢得牡丹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点绛唇

昼楼沉沉,绿阴转午人初醒。小阑风定。

点点杨花影。一缕游丝,趁暖萦芳径。香消鼎。

画堂巢冷。燕去帘钩静。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百字令.题秋院填词图

梧桐院静,把琼箫吹彻,声声流水。

乐府新翻金缕曲,谁道唾壶敲碎。

翠黛轻颦,烟鬟斜亸,犹是裙钗辈。

高烧银烛,海棠花恐惊睡。

何意飘入青云,银河倒泻,乱见天花坠。

风透罗衣如纸薄,遮莫凝成红泪。

树底啼莺,花梢弄月,非梦兼非醉。

明朝窥镜,玉容添得憔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