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五)雷峰落照

倒挥天外笔,巨灵手,写春晴。

看定后枯僧,残萝衲影,怖鸽铃声。摇旌。

乡心枨触,欲登临、无路认归程。

夕照寻碑瓦砾,碧油车坠钿簪。林坰。逗我诗情。

烟紫合,嶂青凝。纵湖山无恙,黄妃春梦,空付流莺。

城闉。数声画角,待归鸦、虚掩侯潮门。

南北高峰月对,何愁树暝烟昏。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其五)《雷峰落照》是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雷峰塔前夕阳余晖洒落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开篇“倒挥天外笔,巨灵手,写春晴”,以夸张的手法,将诗人挥毫泼墨比作巨灵之手在天际书写春日晴朗的景象,既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也预示了接下来画面的壮丽。

“看定后枯僧,残萝衲影,怖鸽铃声”几句,通过描绘一位老僧坐在枯寂之地,周围环绕着残破的藤萝和铃铛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摇旌。乡心枨触,欲登临、无路认归程”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即使想要回到故乡,却仿佛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夕照寻碑瓦砾,碧油车坠钿簪”描绘了夕阳下寻找古碑时,发现一片瓦砾和装饰精美的车辆散落一地的场景,既有历史的沧桑感,也暗含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林坰。逗我诗情。烟紫合,嶂青凝”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色之美,紫色的烟雾与青色的山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纵湖山无恙,黄妃春梦,空付流莺”则将目光转向湖光山色,虽然湖山依旧美丽,但黄妃的春梦却只能寄托于飞翔的黄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捕捉的无奈。

“城闉。数声画角,待归鸦、虚掩侯潮门”描绘了城市中,几声画角声响起,等待归巢的乌鸦,虚掩的侯潮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最后,“南北高峰月对,何愁树暝烟昏”以月光下的南北高峰作为收尾,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心中那份宁静与希望永存,无需担忧黑暗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六)三潭印月

写空潭人影,有名曰,在中湫。

看桥板横弓,塔轮对鼎,今古长浮。横舟。

琉璃界里,小浮图、烛影闪星眸。

卅六阑干曲曲,倚来偷看吴钩。中流。击汰吟秋。

尊易泣,笛方愁。自东坡去后,琼楼恍惚,赤壁遨游。

更收。孤山鹤梦,被西风、吹散落前洲。

诈识莼丝真味,此中惟有潜虬。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七)两峰插云

四围苍翠合,锦屏敞,列层岑。

忽马耳高骞,撑天尺咫,拔地千寻。晴阴。

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

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妆临。镜俯湖明。

鬟竞绿,黛争青。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

飞楹。行春桥侧,峙碑亭、南北路平分。

游客叠携阮屐,清宵分听缑笙。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八)

一篙春水活,鸳鸯瘦,鳜鱼肥。

正梁环半亩,花飘坠饵,柳钓垂丝。红稀。

芹香藻腻,涨春痕、泉脉接西溪。

今古濠梁此意,浮沈潮信相催。苏堤。天绘晴晖。

波滟滟,鹭飞飞。有垂鳞逸叟,门藏桃坞,琴枕苔矶。

禅机。夜寒不饵,笑鸬鹚、空自忍饥归。

江水庄周漫借,莼羹张翰空思。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风入松.在梓舍决计入山,赋此

归辽老鹤怯长鸣。孤影零丁。

缑山惆怅中秋月,逢人漫诉离情。

争信天涯饮啄,余生分付蓬瀛。园林图稿费经营。

尘梦今醒。寻巢倦羽幡然去,何堪再问归程。

尚有閒枝小鸟,两三惜别啼声。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