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适道秀才东归

十年星散忽相逢,寂寞芜城古頖宫。

一炷澄泥窥祖要,三卮浮蚁对春丛。

牢刍岂解留天骥,云路还闻逐塞鸿。

莲社故人如见问,为言涉世百无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送胡适道秀才东归》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别离之情以及对友人归途的关切。

首联“十年星散忽相逢,寂寞芜城古頖宫”,开篇即以“星散”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分别之久,再以“忽相逢”表达重逢的惊喜与意外。芜城和古頖宫作为地点的象征,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一炷澄泥窥祖要,三卮浮蚁对春丛”,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聚会的场景。一柱澄泥香炉散发出的香气,仿佛在窥探着祖先的教诲;而三人共饮的酒杯中泛起的泡沫,映照着春日的花丛,既温馨又略带几分醉意。这一联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闲适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牢刍岂解留天骥,云路还闻逐塞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比作骏马和鸿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旅途的担忧。牢刍(喂养马匹的草料)无法留住天马,云路之上,友人或许会像追逐塞外鸿雁一样,经历风霜雨雪,但其才华和志向如同天马和鸿雁一般,不可阻挡。

尾联“莲社故人如见问,为言涉世百无功”,以莲社(佛教僧侣集会之地)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如果友人在未来的旅途中遇到旧友询问,诗人希望他能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在世间行走,或许百事无成,但内心却因友情与追求而充实。这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次韵蔡宽夫解元暮春见怀(其一)

九十青阳安在哉,临风搔首谩迟回。

春于我辈非无意,诗必先成为有才。

拖架酴醾香破麝,翻阶芍药大逾杯。

病除更约归愚子,浮蚁犹堪席地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蔡宽夫解元暮春见怀(其二)

惊红簌簌点苍苔,春去黄鹂唤不回。

九藏脉参知我病,千人笔扫见君才。

会须磥砢挥谈麈,方悟蜿蜒落酒杯。

命驾相应怜叔夜,笑颜一月几能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又倒用前韵

休论花草与楼台,借得江南叠嶂开。

纵使春归无觅处,何妨人乐自持杯。

棋如孙武推多算,诗似颜渊已竭才。

早晚竹林修故事,更看君笔灿昭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及之贤良游钱塘

屏迹人间二十年,下帷搰搰究陈编。

新书曾入老商盼,高弟谁如颜子贤。

策杖青山元有约,挥金红药故无缘。

岂宜便隐双溪去,优诏行闻坠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