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诗

出处虽殊途,居然有轻易。

山林有悔恪,人间实多累。

鹓雏翔穹冥,蒲且不能视。

鹳鹭遵皋渚,数为矰所系。

隐显虽在心,彼我共一地。

不见巫山火,芝艾岂相离。

去来捐时俗,超然辞世伪。

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招隐诗》由张载创作于魏晋时期,通过对比山林与人间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虚伪的批判。

首句“出处虽殊途,居然有轻易”,诗人指出山林与人间虽然道路不同,但都充满了选择与轻重。接着,“山林有悔恪,人间实多累”描绘了山林中的平静与人间的繁琐,暗示了山林生活可能存在的遗憾与人间生活的负担。

“鹓雏翔穹冥,蒲且不能视”以鹓雏翱翔于高远的天空,象征隐士追求的自由与高洁,而蒲且则无法触及,暗喻世俗之人难以达到这种境界。“鹳鹭遵皋渚,数为矰所系”则通过鹳鹭被箭矢所困,比喻隐士虽有志向,却往往受到外界束缚与限制。

“隐显虽在心,彼我共一地”强调了隐士内心的追求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即使内心渴望隐逸,但两者实际上在同一世界中。“不见巫山火,芝艾岂相离”用巫山之火与芝艾不分离的比喻,说明隐逸与尘世之间并非完全隔绝,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去来捐时俗,超然辞世伪”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虚伪、追求真实自我的渴望。“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则认为真正的满足与智慧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而非外在的得失与聪明。

整体而言,《招隐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探讨了隐逸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真实与超脱的追求。

收录诗词(20)

张载(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哀诗二首(其一)

北芒何垒垒。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

皆云汉世主。恭文遥相望。原陵郁膴膴。

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毁壤过一抔。

便房启幽户。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

园寝化为墟。周墉无遗堵。蒙茏荆棘生。

蹊径登童竖。狐兔窟其中。芜秽不复扫。

颓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昔为万乘君。

今为丘中土。感彼雍门言。凄怆哀今古。

形式: 古风

七哀诗二首(其二)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

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

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

先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

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

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

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

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

徘徊向长风,泪下沾衣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霖雨诗

霏雨馀旬朔,濛昧日夜坠。

何以解愁怀,置酒招亲类。

啾啾丝竹作,伶人奏奇秘。

悲歌结流风,逸响回秋气。

形式: 古风

拟四愁诗四首(其一)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从之巫山高。

登崖远望涕泗交,我之怀矣心伤劳。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

愿因飘风超远路,终然莫致增永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