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昨日北风高,霏霏满天雪。

千里六出花,六日飞不歇。

深山深一丈,树木冻欲折。

平地盈数尺,布肆不成列。

覆物生辉光,照人清皎洁。

紫塞群玉峰,沧溟白银阙。

篁竹为琅玕,松风筛玉屑。

官吏来参贺,物情亦感悦。

瘴疠已消除,丰穰及时节。

长吏因疾恚,请假来一月。

病眼为寒昏,风头因冷发。

汤药厌服饵,酒肉悉罢辍。

夹幕映重帘,炉茵与衾褐。

禄粟不忧饥,帑俸无乏绝。

江海主恩深,素餐心激切。

儿童温且饱,当风溯凛冽。

朝索暖寒酒,暮须汤饼设。

不知有饥寒,灯火夜暖热。

越人轻活计,舂税供膏血。

及至风雪时,日给多空竭。

樵苏与纲捕,负薪冰路滑。

口噤无言语,股慄衣疏葛。

藜藿不充饥,冻饿多不活。

惭惶襦裤恩,徬徨空殒越。

因作苦寒行,聊与儿童说。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昨天北风吹得猛烈,天空飘满了雪花纷飞。
千里之地雪花如六角形绽放,连续六天不停歇地飘落。
深山中积雪有一丈深,树木几乎被冻得要折断。
平地上积雪也有数尺厚,市集上的摊位无法正常排列。
覆盖万物的雪光闪烁,照亮了人们,显得清冷而洁白。
紫色边塞的群山像玉峰般晶莹,大海如白银宫殿般宁静。
竹林在雪中如碧玉琅玕,松树间的风声如同筛过玉屑一般清脆。
官员们前来祝贺,人心也感到喜悦。
疫病已经消除,丰收的季节适时到来。
上级官员因病愤怒,请假一个月。
我因病眼昏花,风寒又引发头痛。
对药物和酒肉都感到厌倦,全都停止食用。
厚重的帷幕映着双层窗帘,炉火旁铺着毯子和粗布衣物。
我不必担心饥饿,官俸充足。
皇恩深厚,即使无食我也感恩。
孩子们温暖饱足,面对寒风却依然坚韧。
早晨需要热酒驱寒,晚上则需准备汤饼。
他们感受不到饥寒,夜晚的灯火带来温暖。
越地的人们轻视生活,只为了缴纳赋税。
到风雪交加时,日常供给常常空虚。
砍柴捕鱼的人在冰路上艰难前行。
他们口不能言,腿颤抖,穿着单薄的衣服。
粗劣的食物也无法填饱肚子,许多人冻饿而死。
我对他们的衣食之恩感到惭愧,他们在困境中徘徊。
因此写下这首《苦寒行》,与孩子们分享这些经历。

注释

昨日:前一天。
北风:寒冷的北风。
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
六出花:六角形雪花。
深一丈:非常深。
冻欲折:几乎要折断。
盈数尺:积雪几尺。
布肆:市集摊位。
覆物:覆盖万物。
清皎洁:明亮洁净。
紫塞:边塞。
沧溟:大海。
琅玕:美玉。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参贺:祝贺。
物情:人心。
瘴疠:疫病。
丰穰:丰收。
疾恚:因病愤怒。
请假:请假。
病眼:患病的眼睛。
寒昏:因寒而昏暗。
汤药:药膳。
罢辍:停止。
炉茵:炉火旁的垫子。
衾褐:粗布床单。
禄粟:官俸。
素餐:无食。
激切:深深感动。
温且饱:温暖且饱足。
溯凛冽:逆风而行。
暖寒酒:热酒驱寒。
汤饼:面食。
饥寒:饥饿寒冷。
灯火:灯火照明。
越人:越地的人。
舂税:春季税收。
空竭:空虚。
樵苏:砍柴捕鱼。
冰路滑:冰雪道路滑。
口噤:口不能言。
股慄:腿颤抖。
衣疏葛:穿得单薄。
藜藿:粗劣食物。
冻饿:冻饿而死。
襦裤恩:衣食之恩。
徬徨:徘徊。
苦寒行:苦寒诗篇。
儿童说:与孩子们讲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地的生动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化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严寒天气下人们生活困境的同情,以及对上天恩泽的感激之情。

“昨日北风高,霏霏满天雪。”开篇便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图画,北风怒吼,雪花纷飞,给人以震撼心灵的感觉。

“千里六出花,六日飞不歇。”这里借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连绵不断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的是一场持续多日的大雪。

“深山深一丈,树木冻欲折。”诗人将视角转向深山,雪积如同巨浪,压弯了树枝,以此表现出大自然的威力与严酷。

接下来的几句:“平地盈数尺,布肆不成列。覆物生辉光,照人清皎洁。”则是对雪后景象的描写,雪花覆盖了整个世界,使得一切都焕然一新,呈现出一种纯净无瑕的美。

“紫塞群玉峰,沧溟白银阙。篁竹为琅玕,松风筛玉屑。”这里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将雪后的山川、竹木比作珍贵的玉石和精致的玉屑,展现出大自然在严寒中的另一种美丽。

“官吏来参贺,物情亦感悦。瘴疠已消除,丰穰及时节。”诗人转而表达了官方对民众生活关怀和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人们对于这种关爱与顺利的心理反应。

此后几句:“长吏因疾恚,请假来一月。病眼为寒昏,风头因冷发。”则是诗人个人遭遇的写照,他因为身体不适而请求休假,反映出个人在严酷自然环境下的脆弱。

“汤药厌服饵,酒肉悉罢辍。夹幕映重帘,炉茵与衾褐。”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生病,但家中还算温暖,体现出在困难时刻家庭的温馨。

“禄粟不忧饥,帑俸无乏绝。江海主恩深,素餐心激切。”这里表达的是对上天、对统治者的感激之情,因为尽管生活艰辛,但家中尚有存粮,不至于饿肚子,这种生活状态使得诗人心怀感激。

“儿童温且饱,当风溯凛冽。朝索暖寒酒,暮须汤饼设。”诗人的视角转向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在严冬中依旧能够保持温暖和食物充足,这种画面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对抗自然环境的能力。

“不知有饥寒,灯火夜暖热。”这种无忧的状态,诗人以此作为对比,强调了家庭生活的幸福。

“越人轻活计,舂税供膏血。及至风雪时,日给多空竭。”这几句则是对社会中其他人的生活状况的一种描绘,人们在严寒和大雪来临之际,依旧能够保持一定的生计,这种坚韧不拔反映了人性的强韧。

“樵苏与纲捕,负薪冰路滑。口噤无言语,股慄衣疏葛。”诗人通过对打柴、捕鱼等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出人们在严寒中的艰难劳作,以及他们面对自然环境时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藜藿不充饥,冻饿多不活。惭惶襦裤恩,徬徨空殒越。”这几句则是对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的同情,他们或因寒冷而难以生存,或因为贫穷而感受着命运的无常。

最后:“因作苦寒行,聊与儿童说。”诗人通过写下这首《苦寒行》,想要和孩子们分享这份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晓莺

春宵已阑更点急,烟柳濛濛露花湿。

画堂深邃楼阁寒,碧纱窗中月华入。

早莺百啭催朝阳,簧言绮语何铿锵。

云飞雨敬梦初破,闻时满枕梨花香。

声宛转,十三弦高指拨软。

宫喉徵舌多改变,圆于珠,细于线。

韵玲珑,湘妃调瑟烟霭中。

珠缨宝玦遽相触,江风细响修篁丛。

或纤柔兮同彩缕,绣得轻烟纤微雨。

或轻丽兮如彩毫,画成晓景描春朝。

间关历落意不尽,花中似索鸾皇饶。

逡巡曙色浮林际,菊花毛衣金作袂。

一片苏张俊辩心,长与春皇巧游说。

形式: 古风

思归引

河朔受诏书,移官向湖外。

初问禁法茶,次问丁身税。

税口微四百,茶利高十倍。

老死及充军,县籍方消退。

采摘不入官,公家定科罪。

何以升平时,遗民犹未泰。

何以在位者,兴利不除害。

我愿罢秩归,天颜请转对。

一言如沃心,恩波必霶霈。

形式: 古风

结交篇

为簪莫用玉,玉脆长忧折。

连环须以金,金坚永无缺。

陈馀尚倜傥,张耳重交结。

事势俄参商,干戈自屠灭。

意断如玦离,情忘若弦绝。

始志何绸缪,终雠何勇决。

我愿然诺心,不得轻相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览韩渥郑谷诗因呈太素

风骚夐古少知音,本色诗人百种心。

顺熟合依元白体,清新堪拟郑韩吟。

搜来健比孤生竹,得处精于百鍊金。

唯我与君相唱和,天机自见不劳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