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题为《夏景·清风左右至》。诗中描绘了夏日清风拂面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首句“风于万里外,飞动故人情”以风起万里之外,触动了远方朋友的心绪,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深远而温馨的氛围。接着,“如许殷勤至,居然左右清”进一步描绘了清风的细腻与周到,仿佛它在周围轻轻拂过,带来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吹潮成雪色,入竹已秋声”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风与潮水、竹林的景象相结合,通过“雪色”和“秋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清风的纯净与凉爽,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时间流转的感慨。
“佩玉丁丁起,台襟翼翼生”则通过具体的意象——佩玉的轻响和衣襟的轻摆,进一步渲染了清风带来的宁静与舒适,仿佛置身于一片祥和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
最后,“玉川从此去,列子御之行”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代文人那样,自由自在地追求精神的高洁与内心的宁静。“邂逅浮丘老,相携上五城”则是对理想中的友谊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末元初时期文人情怀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