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二首(其二)

物我相轩轾,乘除只自知。

儿临池上字,母养镜中丝。

竹静泉生乳,花深地产芝。

旧时双燕子,来往亦仪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事物与我相互交错,增减变化只有自己清楚。
孩子在池边写字,母亲在镜中梳理秀发如同养育丝线。
竹林静谧泉水涌出如乳,花丛深处自然生长灵芝。
昔日的双燕,来来往往,举止优雅。

注释

物我:事物与我。
轩轾:高低、优劣。
乘除:增减、变化。
自知:自己清楚。
儿:孩子。
临池:在池边。
字:写字。
母:母亲。
镜中丝:镜中的秀发。
竹静:竹林静谧。
泉生乳:泉水涌出如乳汁。
花深:花丛深处。
地产芝:自然生长灵芝。
旧时:昔日。
双燕子:双燕。
来往:来去。
仪仪:举止优雅。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物我相轩轾,乘除只自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入与认同,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儿临池上字,母养镜中丝"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儿子在池边学习,母亲在镜前织布,这两种场景通过水和丝线联系起来,显示了生活中的平实与和谐。

接下来的"竹静泉生乳,花深地产芝"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清泉之中蕴含着乳白色泽,暗示了泉水纯净;而花丛深处孕育着珍贵的灵芝草,这些意象都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好和神秘力量的赞美。

最后"旧时双燕子,来往亦仪仪"则是对过去某个时刻内心世界中美好记忆的回顾。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其动作优雅而有序,如同仪式一般,这也许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中和谐美好的向往。

总体来说,李石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爱戴,以及对家庭生活温馨氛围的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谐美好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方舟二首(其一)

颇笑方舟拙,聊因拙自誇。

家无三日谷,园有四时花。

池静鱼吞墨,松高鹤护砂。

著书逢好处,快痒得仙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东湖感事二首(其二)

一官职檄冷秋冰,尽日量书接夜灯。

老去髭须无可染,秋来面目自生憎。

湖通堰尾听泉激,日出山尖见雪层。

结习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梦觚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东湖感事二首(其一)

桃李洲中别一春,雪山肯为障红尘。

鬼神半夜应怜我,魑魅今朝不喜人。

烟雨晦明窗外眼,风霜来去树边身。

细思只合归耕好,并舍何由笑我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古柏二首(其二)

思人谁复念婆娑,窟室崖阴未易磨。

四十围间看溜雨,三千年后数恒河。

不堪与世供狙杙,尚许遗民占鸟窠。

从此便名夫子树,匡人斤斧奈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