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二首(其二)

思人谁复念婆娑,窟室崖阴未易磨。

四十围间看溜雨,三千年后数恒河。

不堪与世供狙杙,尚许遗民占鸟窠。

从此便名夫子树,匡人斤斧奈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古柏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历史沧桑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思人谁复念婆娑,窟室崖阴未易磨。"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古老柏树旁的幽静景象。诗人沉思于这自然之中,感慨万千,却又不知道有谁能与他共鸣此情。此处“婆娑”指的是古代对松柏的一种美好称呼,而“窟室崖阴未易磨”则表达了时间难以侵蚀这些坚固的自然之物。

"四十围间看溜雨,三千年后数恒河。" 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宏大想象。在柏树下观察细小的雨滴,又在心中计算着远古至今的长河岁月,这些都是诗人超脱尘世,对自然之美及历史深度的感受。

"不堪与世供狙杙,尚许遗民占鸟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的心理。他觉得自己无法忍受世俗的纷扰,而是希望能够像古人那样,隐居于自然之中,即使是简单的鸟窠,也愿意去占据,以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从此便名夫子树,匡人斤斧奈予何。"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对未来的一种无奈。他决定为这棵古柏命名,并且希望它能够传承下去,而对于那些不解其中深意的人,对于他们的斧削破坏,诗人只能是无可奈何。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历史、时间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古柏二首(其一)

骄荣落尽雪霜浮,偃蹇空贻社栎羞。

濡染东家虽借润,风烟西爽亦宜秋。

皮灾已觉神明露,心在犹怀剪伐忧。

铁锁何当绊龙脚,夜深雷雨捲潭湫。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市进马寒甚

边云寒色与愁浓,酒味何由入颊红。

眼看飞鸢来堕水,心随去骑欲追风。

亲朋立望千山外,笑语殊思一饷同。

问舍求田吾已决,不于湖海较穷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用之相访忽忆汉孙不得一脉以死用前韵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

壁上卧龙香线断,柱间题凤墨痕深。

仓皇不瞑思君眼,辗转犹希住世心。

真意自天渠信否,赠篇聊当阁中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石蒙恩召还以病留滞度岁赋此诗道别呈诸同官

三驰旌聘合翻然,万里君恩荷记怜。

肯许老饕同守岁,且因春酒介新年。

风传鹢首五湖浪,雪涨蟆颐一脉泉。

他日堂中元祐脚,只堪诵说学苏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