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有意退栏,无心耕牧。九重降敕,如万国春回。

一道恩光,似千日并照。法门腾焕,岩壑生秋。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出世的情境。"有意退栏,无心耕牧",诗人似乎有意远离尘世的纷扰,不执着于世俗生活,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态度。"九重降敕,如万国春回",以皇帝的圣旨降临比喻天恩浩荡,如同春天的到来,给世间带来新生和希望。"一道恩光,似千日并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恩泽的普照,如同阳光普照大地,无比宽广。

"法门腾焕,岩壑生秋",这里的"法门"可能指的是佛法或修行的途径,"腾焕"形容佛法的兴盛,"岩壑生秋"则象征着精神世界的清凉与宁静。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传达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皇恩的感恩,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四首(其二十)

虎头燕颔,鸟嘴鱼腮。

尽向者里纳款,且道者里是甚么所在。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四首(其十九)

释迦掩室于摩竭,因甚坐在者里。

炷拜勤渠,齐之以礼。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四首(其十八)

此山无路,及门者谁。会得摆手同归,不然随我来。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四首(其十六)

春入湖山,先放花明。

御苑人归上国,南山鹤唳青松。

壮皇都人杰地灵,窥紫府洞天风月。

透声透色,绝类离伦。

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

且望阙酬恩,如何祝赞。

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