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竹间妇

绿竹映芳渚,竹里谁家女?

手攀竹上枝,咄咄时自语。

高楼临通津,朝暮阅行人。

芳颜易老妾未售,不是知心肯托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居竹林中的女子形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诗中以绿竹映衬着宁静的水边,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女子手攀竹枝,自言自语,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命运与未来。这不仅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挣扎,也暗示了她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高楼临通津,朝暮阅行人。”这两句通过对比高处的繁华与下方的平凡,表达了女子对于外界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她或许在高楼之上,俯瞰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视角的转换,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最后,“芳颜易老妾未售,不是知心肯托身?”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她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却仍未找到那个能够真正理解并接纳她的灵魂伴侣。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女性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爱情、人生价值的探索与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乙卯元日登太平楼

高台元日一登游,东向扶桑送远眸。

岸隐潮声连古戍,天回春意满芳洲。

鲸波突兀辽阳隔,螺岛微茫海市浮。

翘首五云宫阙近,灵氛常映太平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严子陵祠

当时虎符臣,千载羊裘友。

试看元勋台,何似山祠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秋涧

寒碧不盈掬,山花欲盈筐。

同侪好相待,从容采其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关岭寺有感

圣治于今天地宽,危岑何事尚名关?

客中幞被因秋薄,月下禅钟入梦闲。

寒水绕溪喧古树,睛烟破曙满空山。

平生却遣群鸥笑,一片孤忠两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