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台高地迥出天半,瞭见皇都十里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台上所看到的壮丽景象。"台高地迥出天半"一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台地之高,如同要触及天际一般。这里的“迥”,是伸展、延伸的意思,形容台地向上延伸至半空中。
接着,“瞭见皇都十里春”则展示了诗人从这个高度所观赏到的景色。“瞭见”意味着远眺,而“皇都十里春”不仅指代京城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繁华与生机。这里的“十里”,并非实指十里,而是形容景色的绵长和壮观。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高低,勾勒出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京城春天美景的赞赏之情。
不详
文学家、书法家。一字安仁。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一派奔湍响迅雷,喷云翻雪绕琼台。
应通天上银潢路,准拟乘槎八月来。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
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
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
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
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
化工裁剪用功专,濯锦江头价最偏。
酷爱几思凭画手,难题浑觉挫诗权。
艳凝绛缬深深染,树认红绡密密连。
因想当年武平一,枝枝眷赐侍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