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在龙湾因风力不顺而停泊后,次日风向转变,舟人决定继续航行时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风力对船只行动的影响,以及在等待风向转变期间,船员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东风吹船行,西风留船住”形象地展示了风力对船只行动的控制,东风来时船能顺利前行,而西风则让船只滞留原地。接下来,“髼松黄头郎,作底使风去”描述了船上的年轻船工如何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进,通过他们的智慧和技巧,使船只能够顺应风向航行。
“芦篷两扇当江开,船船相趁风初回”描绘了船只在风向转变时的状态,芦篷打开,船只之间相互跟随,共同应对风力的变化。诗人接着提到“龙渊烟气隔洲失,宣化山光随棹来”,展现了风向变化后,远处景色的变换,龙渊的烟雾消失,宣化的山光随着船桨划动而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潮头又上推船走,一时便过新河口”描述了潮水再次推动船只前进,船只迅速穿越新河口的情景。最后,“两人胜负篷底棋,船行迟速人不知”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船员在等待风向转变期间,通过下棋来消磨时间,尽管船行速度变化,但船员们似乎对此毫不知情,体现出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人类智慧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