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娘囝

了娘囝,西禅寺里粥鼓鸣。

殿前殿后荔支密,叶落当扫草久生。

衣裙洁峭苕锄轻,戏将苔石閒敲铿。

廊阴同伴笑相谑,话字难通知有情。

绀园花香日易晚,行童迟打昏钟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儿童游戏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诗中的“了娘囝”可能指的是孩子们在玩耍时的称呼或昵称,营造出一种亲切、活泼的氛围。

首句“了娘囝,西禅寺里粥鼓鸣”,点明了地点——西禅寺,并以“粥鼓鸣”暗示时间,可能是清晨,为整个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殿前殿后荔支密,叶落当扫草久生”,描绘了寺庙内荔树枝繁叶茂的景象,以及落叶覆盖的草地,展现出自然与宁静之美。

“衣裙洁峭苕锄轻,戏将苔石閒敲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孩子们穿着整洁的衣服,在轻巧地使用工具(可能是苕锄)嬉戏,甚至在苔石上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充满童真与乐趣。

“廊阴同伴笑相谑,话字难通知有情”,描述了孩子们在廊下嬉戏,笑声不断,虽然他们的话语难以理解,但那份纯真的情感却溢于言表。

最后,“绀园花香日易晚,行童迟打昏钟声”,以绀园(可能是指寺庙内的花园)中花香四溢,暗示时间的流逝,而行童(寺庙里的小和尚)则因孩子们的欢闹而推迟了打钟的时间,进一步强调了孩子们活动的欢乐与寺庙生活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捕捉到了儿童游戏的快乐瞬间,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展现了元代社会中儿童生活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温馨与美好。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一)

壁带悬素琴,冲牙起瑶林。

月寒文甃百虫语,帘外桂花香雪深。

绣茵暗辍双龙枕,纹笥密收团凤锦。

西邻少妇少齐眉,宝帐芙蓉携醉归。

独自佳期长是误,璿霜欲下雁惊飞。

形式: 古风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二)

雪浪流碧虚,雨花散前除。

西风红叶石栏曲,尽并寒声归绮疏。

回文读罢双蛾敛,城上啼乌稀漏点。

东家娇小乍迎郎,沈水银篝残晚妆。

灯里镜台閒自照,红颜相似夜偏长。

形式: 古风

题卢鸿十志图

厓欲脱,峰欲飞。水洒洒,烟熹熹。

石间老树不老色,翳萝悬阴石入黑。

调琴未了趣观泉,十处奇踪日相迫。

紫虚万里丹霞开,直上倒景之高台。

佳云好花满嵩少,仙友为我今归来。

莫嫌登山脚,曾踏东都路。

姚崇宋璟可人故,不然岂肯容易出山去。

形式: 古风

拟岘台

拟岘台,山如杯,树如苔。

台前东风花乱开,流云藏雨花间来。

花根得雨新绿催,花枝随雨成香泥。

神工鞭策不停手,七尺容形争好丑。

桐林领头木香酒,百钱一盏当酤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