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者题舆政未成,邻封骑竹已欢迎。
翱翔忽看天边举,来去从教境上争。
玉笥江山应改色,青原风月未忘情。
两邦父老休啼哭,总在甘棠荫里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司直创作的《送戴太博(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昨者题舆政未成,邻封骑竹已欢迎。"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朋友受到了他乡人民热烈欢迎的情况。这里的“舆”指的是车辆,“政”则代指官职或事务,表明戴太博可能是因为某种公务而要离开。“邻封”意味着邻近的地区,而“骑竹”则是一种古人行走山林时所用的工具,常用以形容旅途中的情景。从这两句可以看出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翱翔忽看天边举,来去从教境上争。" 这两句描绘了鸟儿在天际飞翔的壮观场面,以及人间事务的纷扰变动。这里借“翱翔”的意象来比喻戴太博即将踏上的旅程,而“天边举”则形容其远大志向。"来去从教境上争"一句,通过“来去”表达了人生无常,以及在世间纷争不断变化中的处境。
"玉笥江山应改色,青原风月未忘情。"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寄寓着诗人的哀愁和不舍之情。“玉笥”形容清澈见底的水流,“江山”指的是美丽的自然环境,而“应改色”则暗示了即将离别所引起的情感变化。"青原风月未忘情"一句,表达了对朋友以及这片土地的深情不渝。
"两邦父老休啼哭,总在甘棠荫里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戴太博的一番祝愿,希望他能得到周围人的尊敬和欢迎,而自己也能够在朋友的庇护之下安心前行。“两邦父老”指的是双方的长者,“休啼哭”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总在甘棠荫里行"一句,则是在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甘美的树荫,能够给予彼此支持和安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朋友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意境和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间的情谊深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送别之中,诗人通过自己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动人的友情往事。
不详
莺啼人起,花露真珠洒。白苎衫,青骢马。
绣陌相将,斗鸡寒食下。
回廊瞑色愔愔,应是待、归来也。月渐高,门犹亚。
闷剔银缸,漏声初入夜。
窗影珑璁,画楼平晓,翳柳啼鸦。
门巷渐有新烟,东风定、人扫桐花。
峭寒斗减,看旅雁、争起蒹葭。
溯断云,多少悲鸣,数行又下远汀沙。
应是故园桃李谢。送清江、一曲阑干下。
染翰为赋春羁,嗟双鬓、客舍成华。
绣鞭绮陌,强携酒、来觅吴娃。
听扇底、凄惋新声,醉里翻念家。
阶露重。浥透寻花双凤。天色晴明风不动。
薄衫金络缝。午枕高云斜纵。一觉风流春梦。
起看翻翻帘影弄。夕阳归燕共。
波暖芹汀,风香兰圃。清尘几点茸茸雨。
画船丝竹载梁州,彩旗绳板欢游女。
修禊初三,禁烟百五。年华恰到风流处。
一生只当百回春,一回春到休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