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沙秋日五首(其四)

自惭尸素尝多暇,未放秋风变楚颜。

一梦别离抛白水,三年端的守青山。

野鸡避鹘遮雏去,沙翮衔鱼趁母还。

纵有乱愁消遣尽,淡云残日共人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我常常感到惭愧,因为平日空闲太多,还没等到秋天的风改变我的容颜。
一场梦醒来,告别了青春年华,三年来始终坚守在青山之中。
野鸡为了保护小鸡躲避老鹰,匆匆飞走;沙洲上的鸟儿叼着鱼急忙归巢陪伴母亲。
纵然内心纷扰如乱麻,我也能一一排解,只与淡云和夕阳下的人们共享悠闲时光。

注释

尸素:闲适的生活。
暇:空闲。
秋风:象征岁月流逝。
楚颜:形容面容憔悴。
一梦:指青春岁月。
白水:比喻青春年华。
端的:确实,的确。
青山:隐喻坚贞不渝的生活。
野鸡:鸟类。
鹘:鹰。
雏:小鸟。
沙翮:沙滩上的鸟。
趁母还:急忙归巢陪伴母亲。
乱愁:纷扰的思绪。
消遣:排解。
淡云残日:宁静的自然景象。
人闲:与人共享悠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弼的《浣沙秋日五首(其四)》,主要描绘了诗人自我反思与秋日景色中的闲适生活。首句“自惭尸素尝多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空闲时间过多的自谦,带有对光阴虚度的感慨。接下来,“未放秋风变楚颜”暗示岁月催人老,但诗人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改变初衷。

“一梦别离抛白水,三年端的守青山”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前坚守自然生活的决心。野鸡母子间的亲情画面,“野鸡避鹘遮雏去,沙翮衔鱼趁母还”,生动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也寓含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向往。

最后两句“纵有乱愁消遣尽,淡云残日共人闲”揭示了诗人即便内心有所忧虑,也能在宁静的自然中找到慰藉,享受与淡云残阳相伴的闲适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沙秋日五首(其三)

长江淡淡树疏疏,扫却闲庭即故居。

虫入暗床频促织,萤穿虚壁屡翻书。

破除暮色惟荒菊,荐送秋华有嫩蔬。

料得故园分社酒,小苞青橘四腮鲈。

形式: 七言律诗

浣沙秋日五首(其二)

当前滩号西施碛,对碛看秋得句清。

五色悬门秦一尉,六经充栋汉诸生。

石丛细火团荒砌,野蔓疏金出废城。

目送浣沙人去后,又闻街鼓报新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浣沙秋日五首(其一)

衣裳单薄鬓萧骚,独凭危栏首屡搔。

出壁乱云分片段,隔江飞雨见丝毫。

庭前断续蛩争响,檐外轻便蝶斗高。

多少好山俱在眼,愧无短屐共游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浮远

横障瀰漫恃此丘,长江东骛转湍流。

波间去海无多里,沙际铺淮辄数州。

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

无由望彻苍茫外,回首斜阳总是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