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魏菊庄庆之

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

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

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

每见君吟稿,予怀亦洒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一株纯正的菊花,这里曾居住着诗仙。
如同再次降生的陶渊明,或是三世轮回的魏晋先贤。
品尝菊花,能品味到真正的清香,饮用泉水,可求得长久的寿命。
每当看到你的诗稿,我的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

注释

一:指单一、纯粹。
庄:庄重,此处形容菊花品质纯正。
著:居住,引申为闻名。
诗仙:指李白,因其诗歌才华被尊称为诗仙。
再世:重生,比喻像陶渊明那样再次出现。
陶元亮: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三生:三次生命,表示对魏晋时期人物的赞美。
魏仲先:可能指的是魏晋时期的某位先贤。
餐英:食用菊花,象征品鉴。
正味:真正的味道,指菊花的清香。
饮水:引用泉水。
长年:长久的寿命。
君:你,指代前文的诗人。
吟稿:吟诵的诗稿。
予:我。
洒然:洒脱,开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居安的作品,名为《寄魏菊庄庆之》。诗中通过对菊花和历史人物陶元亮、魏仲先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和长寿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专门种植菊花的地方,这里的“诗仙”指的是陶渊明,他不仅喜爱菊花,更以隐逸自得著称。通过提及陶渊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对古人的崇拜和向往。陶元亮即陶渊明,而魏仲先则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隐士,据传说他曾经有过三次转世的奇遇。诗人通过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提及,不仅表达了对他们高洁品格和超脱世俗的仰慕,也映射出自己对于长寿甚至超越尘世轮回的渴望。

"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 这两句则是诗人直接表述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愿景。其中,“餐英”指的是食用菊花,古代认为菊花有益寿延年之效;“饮水”则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整体上,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健康长寿的祈愿。

"每见君吟稿,予怀亦洒然。"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当看到朋友(魏菊庄)写作时,诗人心中也泛起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或是愉悦,这里“洒然”是一种情感状态,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包含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菊花这一物象,以及对古人生平的提及,构建了一幅充满田园诗意和超脱精神的画面。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然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

韦居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景定壬戌冬得数椽于城南慈感渡侧询之故老云距贾耘老旧址不远因作五言八句

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閒。

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摸鱼儿

绕苕城、水平坡渺,双明遥睇无际。

就中惟有鱼湾好,占得西关佳致。

杨柳外、羡泛宅浮家,当日元真子。溪山信美。

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谁会景中意。

萧闲甚,筑屋三间近水。汀洲香泛兰芷。

清风明月知多少,肯滞软红尘里。垂钓饵。

这春水生时,剩有桃花鳜。烦襟净洗。

待办取轻蓑,来分半席,相对弄清泚。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和陶弼思柳亭韵

白云叆叆结相缘,半夜镆铘舞醉仙。

五百年来得书记,罗洪溪畔浴沂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虞美人

风清日晚溪桥路。绿暗摇残雨。闲亭小立望溪山。

画出明湖深秀、水云间。漫郎疏懒非真吏。

欲去无深计。功名英隽满凌烟。

省事应须速上、五湖船。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