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绕苕城、水平坡渺,双明遥睇无际。

就中惟有鱼湾好,占得西关佳致。

杨柳外、羡泛宅浮家,当日元真子。溪山信美。

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谁会景中意。

萧闲甚,筑屋三间近水。汀洲香泛兰芷。

清风明月知多少,肯滞软红尘里。垂钓饵。

这春水生时,剩有桃花鳜。烦襟净洗。

待办取轻蓑,来分半席,相对弄清泚。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环绕苕城,湖水平静山坡辽阔,远远望去无边无际。
在这众多美景中,唯有鱼湾最为出色,占据了西关的绝佳风光。
杨柳之外,令人向往的是那些水上人家,就像古代的元真子一样。溪流山色确实美丽。
感叹过去的事物依然存在,但先贤已离去,谁能理解这景色中的深意。
无比宁静,我在这里靠近水边建了三间房屋。汀洲上兰花和芷草香气四溢。
清风明月不知有多少,怎愿困在世俗的纷扰之中。垂钓是我所爱。
春天来临时,只有桃花鳜鱼尚在,能洗净我心中的烦忧。
准备轻便的蓑衣,我们共享半席之地,在清澈的溪流旁共赏美景。

注释

苕城:地名,可能指杭州的古称。
水平坡渺:湖面平静,山坡辽阔。
鱼湾:风景优美的地方。
元真子:古人名,此处可能象征隐士生活。
软红尘:指世俗的繁华。
鳜:一种淡水鱼。
清泚:形容水清澈。

鉴赏

这首词作《摸鱼儿》由南宋诗人韦居安所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绕苕城、水平坡渺”两句描绘出一幅平缓宽广的水乡风光图,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双明遥睇无际"则是对这片景致的进一步渲染,使人感觉视线尽入无边的自然之中。

接着“就中惟有鱼湾好,占得西关佳致”两句点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居所——鱼湾,不仅环境宜人,而且位置优越,是一个可以远离尘嚣、享受清净生活的地方。"杨柳外、羡泛宅浮家,当日元真子"则是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理想。

"溪山信美。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谁会景中意"几句中,“溪山”二字简洁而传神,直接点出了自然之美的主题。而“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谁会景中意”则是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和先贤生活场所的感慨,以及对当下是否有人能够领略其中深意的疑问。

"萧闲甚,筑屋三间近水。汀洲香泛兰芷"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自在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而“清风明月知多少,肯滞软红尘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风明月这类超然物外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拒绝。

最后,“垂钓饵。这春水生时,剩有桃花鳜。烦襟净洗。待办取轻蓑,来分半席,相对弄清泚”几句通过垂钓捕鱼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简单而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在艺术表现上追求意境之美,语言上讲究含蓄蕴藉,每个字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人文理想和个人情怀于一体的杰出词作。

收录诗词(5)

韦居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弼思柳亭韵

白云叆叆结相缘,半夜镆铘舞醉仙。

五百年来得书记,罗洪溪畔浴沂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虞美人

风清日晚溪桥路。绿暗摇残雨。闲亭小立望溪山。

画出明湖深秀、水云间。漫郎疏懒非真吏。

欲去无深计。功名英隽满凌烟。

省事应须速上、五湖船。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题常乐寺五云堂

吾匠慕先哲,至理皆融通。

一法果有至,五云凝在空。

讲香侵棐几,夜月锁帘栊。

弋者何须预,冥冥出塞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沁园春.廷评拜官

林叶阴浓,海云峰耸,夏景渐分。

称画堂开宴,雍雍笑语,高年耆德,初拜君恩。

汉相家声,一经传训,赏典今朝归庆门。

清和昼,见香飘百和,乐按长春。休论。万事纷纭。

算寿考、乡闾能几人。

况凤书才降,龟龄正永,莫辞金盏,一醉醺醺。

萱草忘忧,榴花含笑,庭院风光如再新。

成欢颂,愿齐坚桧柏,频奉丝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