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浓人静倦游嬉。烟雨战棠梨。
翠径乱红无数,频啼枝上黄鹂。
小园流水溅溅处,绿遍谢家池。
怨月恨花滋味,泪痕犹染罗衣。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但又略带愁绪的画面。"春浓人静倦游嬉",开篇即写出春天浓郁的氛围,人们因春色宜人而懒于游玩,透露出一种闲适与慵懒的气息。"烟雨战棠梨",通过烟雨中的棠梨,展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朦胧美,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迷茫或淡淡的哀愁。
"翠径乱红无数,频啼枝上黄鹂",描绘了翠绿的小径上落英缤纷,黄鹂鸟在枝头频繁啼叫,色彩鲜明,动静结合,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春景,然而黄鹂的啼声却似乎在传递着某种情感,增添了词作的微妙情绪。
"小园流水溅溅处,绿遍谢家池",进一步描绘了小园内的动态景象,流水声清脆,池塘边绿意盎然,但这种美景并未让诗人感到愉悦,反而引发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怨月恨花滋味,泪痕犹染罗衣",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感受,对月光和花朵的怨恨,实际上是对自己无法释怀的情感的寄托,泪水甚至打湿了衣裳,显示出词人深沉的哀愁和难以言表的伤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借景抒情,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既有春天的鲜活,又有内心的苦涩。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山林钟鼎似无同。舒卷有穷通。
洗出壶中三峡,帝城赢得从容。
黄流乱注,狂澜既倒,砥柱能东。
此际诞弥杯酒,宜歌风虎云龙。
五湖烟水百花洲。别乘最风流。
人道紫枢家世,清时衮衮公侯。
名园绿水春无价,蜀锦舞缠头。
眉寿年年今日,宝杯香霭飞浮。
为兹春酒寿诗翁。我辈一尊同。
香动梅梢圆月,年年先得东风。
冰溪清浅流环玉,莲幕漫从容。
但愿人生长久,挥弦目送飞鸿。
熏风两节照稽山。三百里湖间。
镜上谁为贺老,棹船能伴官闲。
今年寿日,不妨吟啸,还上清班。
为寄长生新曲,齐眉想见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