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燕兮于飞,深深兮重闱。
朝捲帘兮放燕出,暮捲帘兮待燕归。
朝朝暮暮兮燕无我违,胡然兮一旦燕惊飞而不下,怅巢是而人非。
万里兮乌衣,去此兮畴依。
岂无连云画栋兮,诚不忍其故栖。
松楸郁郁兮京口之垄,逝将衔泥兮相孝子而营冢。
这首《燕巢叹》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对燕子离去的哀伤与不舍之情。
开篇“燕燕兮于飞,深深兮重闱”,以燕子飞翔的姿态和深邃的宫门为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接着,“朝捲帘兮放燕出,暮捲帘兮待燕归”两句,描绘了主人每日为燕子开启与关闭门窗的情景,表现了人与燕之间微妙而持久的互动关系。这种日常的细节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燕子的深情厚意。
“朝朝暮暮兮燕无我违”,进一步强调了燕子与主人之间的默契与依赖,燕子似乎成为了主人生活的一部分,陪伴着主人度过日复一日的时光。然而,“胡然兮一旦燕惊飞而不下,怅巢是而人非”,燕子突然间不再归巢,让主人感到失落与困惑,原来熟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只剩下空巢与回忆。
“万里兮乌衣,去此兮畴依”,燕子远行,不知何去何从,表达了对燕子离去的无奈与忧虑。接下来,“岂无连云画栋兮,诚不忍其故栖”,即便有高耸入云的华美建筑,燕子也不忍离开旧居,这句诗流露出对燕子忠诚与眷恋的赞美。
最后,“松楸郁郁兮京口之垄,逝将衔泥兮相孝子而营冢”,燕子或许会飞向遥远的地方,但终有一天,它们会回到故乡,筑巢于松柏环绕的墓地,与先人相伴。这一段既是对燕子未来命运的想象,也是对生命轮回与永恒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燕子这一形象,巧妙地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王鏊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生命、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使得这首《燕巢叹》成为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万方争睹励精辰,便殿从容召对频。
凭几似闻宣末命,属车无复望清尘。
志存二帝三王上,恨掩青山碧涧漘。
天地有形谁画得,空然二纪厕朝绅。
云窗雾阁隐楼台,梦里依稀似到来。
异数极知蒙帝力,凡躯深讶住天台。
承明召数晨先入,阊阖归迟晚特开。
正是商家调燮地,盐梅独愧傅岩材。
宝月团团甫琢成,老臣何德比琼英。
蟠惊夜室流虹影,行眩天街积雪明。
芍药献围曾有兆,蒹葭倚坐若为荣。
皇恩锡处如山重,肯换秦家十五城。
锦袍错落绣轮困,天上恩光借近臣。
一角获怜西畤陋,九章制爱尚方新。
文明有象昭皇化,报称无能愧病身。
拜赐归来人尽羡,好将勋业画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