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抖擞空肠一字无,下邳能复异时书。
中兴正欲平骄寇,莫若相如赋子虚。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古籍的渴望。开篇“抖擞空肠一字无”表现出诗人在阅读或书写时的专注与投入,每一个字都被细致地处理,没有多余。而“下邳能复异时书”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对古人的书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希望能够像古人那样在不同的时代留下自己的文字。
中间两句“中兴正欲平骄寇,莫若相如赋子虚”,其中“中兴”指的是国家的复兴,“骄寇”则是对敌人的蔑称。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文学的力量来平定心中的骄傲与侵扰,进而达到内心的平和。“莫若相如赋子虚”中,“相如”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而“赋子虚”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辞赋艺术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渴望能够写出像《子虚赋》那样的经典作品。
整首诗流露出了诗人的学养和文化自信,以及他对于文学史上的高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向往。王之道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古典文学艺术的尊崇与追求。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南禅相望无多地,深谢高轩日见过。
归去山林遂閒放,却寻农圃问谁何。
辰瓜醉竹定何如,试问君家种莳书。
坐久幽窗转斜日,恰怜梅影上衣裾。
怪来庭砌堕寒梅,风笛数声清以哀。
两日枯肠餍蔬笋,不堪茗碗发轻雷。
㶁㶁溪流碎玉鸣,野梅随处伴行人。
归欤路出临邛市,准拟沉浮曲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