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

镜面千顷阔,修眉一带横。

湖深有龙蛰,山静少人行。

似与真仙约,都无世俗情。

鸟啼猿叫歇,轩乐有馀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湖面广阔如镜,眉毛般修长的倒影横跨水面。
湖水深邃仿佛有龙在沉睡,山林寂静少有人迹。
似乎与真正的仙人有约定,这里没有尘世的纷扰。
鸟儿停止啼鸣,猿猴叫声也暂时消失,只有车驾的余音回荡。

注释

镜面:形容湖面平静如镜。
修眉:比喻湖边的景色像人的修长眉毛。
龙蛰:比喻湖水深邃或宁静。
山静:形容山林的寂静。
约:此处指某种约定或隐喻超脱尘世的心境。
世俗情:指尘世间的世俗情感和纷扰。
轩乐:可能是车驾上的音乐,也可能是泛舟湖上的乐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镜面、修眉、湖深与山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镜面千顷阔,修眉一带横"中的“镜面”和“修眉”,既可理解为自然景观,也隐喻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澈与平静。"湖深有龙蛰,山静少人行"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仙境中的生灵与环境,龙蛰象征着神秘而又潜藏的力量,而山静和少人行,则突显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空间。

"似与真仙约,都无世俗情"一句,诗人自诩似乎已经与仙境有了不解之缘,摆脱了凡间的情感羁绊,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追求。最后两句"鸟啼猿叫歇,轩乐有馀声"则是对这仙境中自然和谐的声音进行描绘,鸟鸣、猿啼在这里不再是杂乱的噪音,而是融入了大自然的和韵之中,而“轩乐”一词,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于琴瑟和鸣的喜爱,这里的“馀声”,则是一种余音绕梁,回旋在这宁静山谷之中的美妙音乐。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土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31)

李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金山

金山何处好,四顾不相连。

窗迥前无地,波澄下有天。

堂留三楚客,门泊五湖船。

暝色关诗思,江笼两岸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

春日行郊坰,南风初唱予。

相携出城郭,著意买江湖。

句好从儿觅,杯乾任客呼。

长年足诗酒,此外复何须。

形式: 五言律诗

从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韵得名字

蜀学擅天下,马王先得名。

簧如巧言语,于道盖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斯文大一统,欻使圣域清。

富贵尽在我,绂冕非所荣。

旁皇天禄阁,聊亦观我生。

怀哉不能归,旧宅荒榛荆。

寂寞竟谁顾,正路今莫行。

使君蓬莱仙,弭节归赤城。

门无俗宾客,家有贤父兄。

慨念此耆老,不登汉公卿。

临池一樽酒,尚友千载英。

并呼严与李,月旦共细评。

区区可无憾,彼重适我轻。

朅来成都市,尘土污冠缨。

古人不可见,见此眼自明。

请为怀古诗,玉振而金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长生观

成家得将军,如越大夫蠡。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形式: 古风 押[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