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泉

南山突兀横青空,鹿豕禽鱼得所宫。

修鳞于此亦养德,光怪夜发山川红。

风云变化事已矣,独有崖峤留馀雄。

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栴枫。

填然下与石壁会,万斛一窍投云中。

跳珠散玉虎须怒,烈日不照霜雪融。

前贤作亭久已废,后俗为弊词相蒙。

匡庐老禅来立锡,摄衣思见前贤风。

乃将炉峰三峡眼,坎井聊视海若同。

搜奇剔怪勇兴创,我为一洗学古胸。

叱开万状伏草兽,飞出百尺经天虹。

桃花乱流春态度,明月净写秋形容。

岂无白蛟尚蟠蛰,灵犀不燬无由通。

平生赤手揽鲸鳄,长铗自笑遗崆峒。

迩来但馀观水志,每到胜处难藏锋。

欲借天瓢添半水,醉骑赤鲩访龙公。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山上耸立,横跨青空,鹿豕禽鱼各有它们的居所。
大鱼在此修养品德,夜晚山川被奇异的光芒照亮。
风云变幻已成往事,唯有山崖峭壁留下雄伟的痕迹。
至今山泉奔腾四溢,激荡声冲击着干枯的枫木。
泉水倾泻,与石壁相撞,如同万斛之水从一孔投入云霄。
水珠如玉,虎须般怒涛汹涌,烈日也无法融化霜雪。
古亭久已废弃,后人以陈词滥调掩盖其美。
庐山老禅师来此驻锡,他想感受先贤的风范。
他将炉峰比作三峡的眼眸,像深井一样看待大海。
我决心探索奇景,洗净对古人的模仿。
驱散隐藏的野兽,彩虹飞越天际。
桃花随流水展现春天的风情,明月清晰描绘秋天的景象。
难道没有白蛟仍沉睡?灵犀不灭,沟通无阻。
我曾徒手擒拿巨兽,如今自嘲只剩观水之心。
近年来,我只专注于赏水,美景当前也不再锋芒毕露。
想借天瓢加水,醉酒骑鱼拜访龙神。

注释

突兀:高耸突起。
鹿豕禽鱼:各种动物。
养德:修养品德。
光怪:奇异的光芒。
崖峤:山崖峭壁。
喷薄:水流喷涌。
废:废弃。
立锡:驻锡修行。
炉峰:指庐山某峰。
坎井:比喻深井或洞察力。
搜奇剔怪:探索奇异的事物。
赤手:空手。
崆峒:传说中的仙山。
观水志:观赏水景的兴趣。
醉骑:醉酒骑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南山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和修养,以及他独特的艺术追求。

首先,“南山突兀横青空,鹿豕禽鱼得所宫”一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南山雄伟的轮廓,鹿豕等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显示了自然界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接着,“修鳞于此亦养德,光怪夜发山川红”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片风光中修身养性,感受着神秘莫测的夜色与山川之红,这里的“光怪”和“山川红”,既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风云变化事已矣,独有崖峤留馀雄”一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那些留存下来的遗迹之美的赞赏。这里的“独有崖峤留馀雄”,不仅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事业和遗风的怀念。

此后,“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栴枫。填然下与石壁会,万斛一窍投云中”几句,生动地刻画了山泉的活力和水流的奔腾,以及诗人与大自然的交融。

“跳珠散玉虎须怒,烈日不照霜雪融。前贤作亭久已废,后俗为弊词相蒙”一段,则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与当下风气的感慨,以及对真实艺术精神的追求。

“匡庐老禅来立锡,摄衣思见前贤风。乃将炉峰三峡眼,坎井聊视海若同”几句,显示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和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领悟。

最后,“搜奇剔怪勇兴创, 我为一洗学古胸。叱开万状伏草兽,飞出百尺经天虹。桃花乱流春态度,明月净写秋形容”等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在艺术上勇于创新、超越前人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一位宋代文人的高远志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

李景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今朝

四十三年处世中,梦中成梦又成空。

今朝撒手还归去,木马频嘶物外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又用韵(其一)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

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又用韵(其二)

妆点铜瓶分外春,惜花尤见主翁仁。

自怜白发衰如许,空对花前忆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又用韵简朔斋(其二)

僮拥莆穰不作声,起来城上已残更。

卷衾还却披衣出,此际如何睡得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