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江下岸田为潮汐冲击今不可垦小民勺水煎卤于上

江潮冲田渐成地,地久归咸有其味。

小民泥炉候泥乾,勺水煎盐求浅利。

农家耕田望秋成,煎盐得钱尽力争。

呜呼小民尽力争,农家辍耒愁空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江南地区农民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面对自然环境与经济压力时的坚韧与无奈。

首句“江潮冲田渐成地,地久归咸有其味”,开篇即以生动的景象描绘出江潮冲击农田,逐渐形成盐碱地的场景。这里的“咸”字不仅指盐的味道,也暗含了生活艰辛之意。接着,“小民泥炉候泥乾,勺水煎盐求浅利”,进一步展示了农民们在盐碱地上艰苦劳作的情景。他们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从盐卤中提取少量的食盐,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费用。

“农家耕田望秋成,煎盐得钱尽力争”,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表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揭示了他们通过煎盐获取收入的艰难。农民们既要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又要与盐商竞争,争取有限的收益。

最后,“呜呼小民尽力争,农家辍耒愁空生”,诗人以强烈的感叹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农民们为了生存而竭尽全力,但仍然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民处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宋代江南地区农民的生活面貌,以及他们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生存挣扎。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拽碑叹

上虞溪湖十四处,昔日是田纳官赋。

逢秋民间欠灌溉,县官作文告后土。

民间以田浚溪湖,田上官赋却抱输。

闲时潴水旱时用,纵未全熟无全逋。

古来人心平似砥,今来人心薄于纸。

不念平人输赋苦,情愿自为悠久计。

大臣奏事怡天颜,以民为基古已然。

况乃民间推己有,明知食是民之天。

此事传来犹未久,为雨为云翻覆手。

拽碑使平命工磨,别镌奇文垂不朽。

鬼神诃护屹不移,至今碑上光陆离。

噫嘻人心不如石,使我叹息重叹息。

形式: 古风

读刘义门碑

深秋检旱步田堤,天清日懒风缓吹。

行行不觉筋力倦,前山数雁带斜飞。

老农指点前头路,便是义门植碑处。

义门当日笃于亲,十世同居无异语。

可怜年远子孙微,赖有此碑名未亏。

子孙能守前人志,田虽一亩不忍离。

敛襟读碑几百字,重叹今人深有愧。

老农耕田莫深锄,台高要记义门居。

形式: 古风

夜穷歌

山田多怕旱,引水以溉灌。

不知雨势狂,众流极迷漫。

君不见三乡农,一年之计一夜穷,虽有人力无由逢。

形式: 古风

打鱼网叹

山川信美何处无,只许渔翁把茅居。

四时风月俱占断,诗人琢句空长吁。

渔翁平生家累重,得鱼入市日曈眬。

裹盐籴米了晨炊,依旧寻鱼波汹涌。

山川虽好侬不知,只知取利他何为。

群居出巧结新网,名以拦江纵所施。

鲤鲂未免仅出入,切勿因香恋微湿。

破坏好景是渔翁,不用健羡琢句工。

圣人设险今重险,取与不取戒以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