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宰蔡公设建顾山文选书院纪事一首

昭明文藻炳千秋,遗迹人传山半楼。

陵谷几迁尘世劫,云霞忽涌海中州。

枯枝得气萌芽茁,良宰培材俊秀收。

午夜谈经兼咏赋,一轮皓月正当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茂宰蔡公设建顾山文选书院纪事一首》由清代诗人吴宣培所作,通过其笔下,我们能感受到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敬仰与对教育事业的热切关注。

首句“昭明文藻炳千秋”,赞美了古代文人的才华与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其影响跨越千年。接着,“遗迹人传山半楼”描绘了文化传承的场景,人们在山中的一座半掩于绿树之中的楼阁中,传颂着前人的智慧与故事,体现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与重要性。

“陵谷几迁尘世劫,云霞忽涌海中州”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迁来比喻世事的更迭与文化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文化生命力的坚信。云霞涌动,象征着新的文化力量的兴起,即使面对世事的沧桑变化,文化依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

“枯枝得气萌芽茁,良宰培材俊秀收”则聚焦于教育的作用,将教育比作滋养生命的源泉,即便是枯萎的枝条也能因得到养分而重新焕发新生,比喻教育能够激发个体潜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这里“良宰”指的是优秀的教育者,他们如同园丁一般,精心培育着每一颗种子,使其成长为参天大树。

最后,“午夜谈经兼咏赋,一轮皓月正当头”描绘了一幅深夜里学者们聚在一起,或讨论经典,或吟诵诗赋的场景,皓月当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象征着知识的光辉与智慧的光芒。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学术交流的热烈与深邃,也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在夜深人静之时依然活跃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教育事业的赞颂,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教育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

吴宣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社友小集

柳映渊明宅,蓬深仲蔚居。

前山来夜雨,小圃剪春蔬。

客醉仍呼酒,灯明共说书。

相看浑不厌,谁道食无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幽居

树色当檐富鸟啼,桑阴绕屋足幽栖。

已知境僻无酬应,更喜农淳绝品题。

随地灌泉成菜圃,缘池插槿作花堤。

旁人莫笑谋生拙,种秫还将手自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书况

藜羹餐罢晚堂凉,不拟春蚕作茧忙。

地有琴书尽邹鲁,门无租隶即羲皇。

青山绿水生涯足,布被陶檠岁月长。

闻说吴阊风景好,等閒收拾小奚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水轩

波光湛湛槛前浮,好寄耽游纵酒俦。

绣鸭早来花底浴,银鲂午聚柳荫稠。

清风入户能消暑,皓月临窗可赏秋。

总是先人堂构意,到今回首只增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