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八题(其一)禹门雪浪

峡束洪流起怒涛,乱翻晴雪与云高。

徐看行处元无事,小处区区枉用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以“龙门八题(其一)禹门雪浪”为题,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段成己所作。诗中通过对峡谷中洪流激荡、形成怒涛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

首句“峡束洪流起怒涛”,开篇即以“峡”与“洪流”的紧密关系,勾勒出一幅峡谷中水流奔腾、气势磅礴的画面。峡谷如同一道天然的束缚,将汹涌的水流汇聚,使其在狭窄的空间内激荡成怒涛,展现出水的力量与不屈。

次句“乱翻晴雪与云高”,进一步描绘了水流与天空的互动。在阳光照耀下,雪化成水,与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水流在空中翻滚,与远处的云层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和谐美。

后两句“徐看行处元无事,小处区区枉用劳”,则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诗人观察到,尽管在峡谷中水流激荡,看似波澜壮阔,但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这一切不过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并非真正的“大事”。同时,对于那些试图通过控制或改变这种自然现象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诗人认为是徒劳无功的。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蕴含着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提醒人们应顺应自然,而非妄图征服自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龙门八题(其三)疏属晴岚

云拖残雨敛前峰,翠色寒光溢几重。

应有诗人偏著眼,时施膏沐为渠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龙门八题(其四)双峰并秀

云外亭亭耸翠环,天荒地老两峰閒。

若教工部尝经眼,未肯将诗誉玉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龙门八题(其五)神谷藏春

山閒草木四时新,一脉清溪不染尘。

忽见渔郎惊借问,却疑侬是武陵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龙门八题(其七)姑山夕照

日锁群峰欲下迟,茏葱一片冷胭脂。

醉吟著我扁舟尾,画出坡游赤壁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