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

紫诏徵贤发帝聪,绣衣行处扑香风。

鹗归秦树幽禽散,星出吴天列舍空。

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

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诸侯合避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皇帝以紫色诏书征召贤才,他的出行带起阵阵香气。
像鱼鹰归巢,其他飞鸟散去,吴天之下星辰排列,宫殿显得空旷。
他怀揣着朝见太阳的决心,仿佛要超越仙人之掌,海门中的波涛也被他的气势所震撼。
他的马鞭所过之处,长达三千里的土地上,众多诸侯都应避开他的骢马。

注释

紫诏:皇帝的紫色诏书,表示正式和尊贵的征召。
贤:贤能的人才。
帝聪:皇帝的智慧和洞察力。
绣衣:华丽的官服,代指官员。
扑香风:随行带来香气,形容官员威仪。
鹗:鱼鹰,比喻有才能的人。
秦树:秦国的树木,象征故乡或朝廷。
幽禽:隐藏在树林中的鸟,喻指其他官员。
星出吴天:星辰从吴地的天空升起,形容景象壮观。
仙掌:神话中的仙人之手,这里象征皇帝的权力。
朝宗:朝拜皇帝,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
海门:大海的入口,象征广阔的疆域。
鞭鞘:马鞭的皮套,这里代指马鞭。
三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君主。
骢: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启程前往京城的场景。"紫诏徵贤发帝聪"表明皇帝颁布诏书,选贤任能;"绣衣行处扑香风"则形象地展现了官员威仪的同时带来的清新气息。"鹗归秦树幽禽散"和"星出吴天列舍空"两句描写了夜幕降临,鸟儿返回栖息之地,星辰点缀在广阔天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辽阔的氛围。

"捧日思驰仙掌外"中的"捧日"象征着官员对于光明与正义的追求;"朝宗势动海门中"则指朝廷的威仪和力量如同大海般深不可测。"鞭鞘所拂三千里"表达了官员巡视的广阔疆域,而"多少诸侯合避骢"则暗示着各路诸侯对于这位官员威望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章碣对友人杜晦即将入关任职的祝福,也通过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诗歌风貌。

收录诗词(27)

章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 字:丽山
  • 生卒年:836—905年

相关古诗词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

黄金鸂鶒当筵睡,红锦蔷薇影烛开。

稽岭好风吹玉佩,镜湖残月照楼台。

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江东道友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边将

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

宛转龙蟠金剑雪,连钱豹躩绣旗风。

行收部落归天阙,旋进封疆入帝聪。

只有河源与辽海,如今全属指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