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寺

残月澹无影,鸡鸣天欲曙。

深谷藏招提,一径入云路。

古柏森两行,清香发朝露。

我佛疲清梁,颇识卧中趣。

应怜尘世劳,半为黄粱误。

风幡袅炉烟,散入桫椤树。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钺的《卧佛寺》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禅寺的静谧景象。首句“残月澹无影”以淡淡的月光渲染出黎明前的宁静,次句“鸡鸣天欲曙”则通过鸡鸣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接下来,“深谷藏招提,一径入云路”,描绘了寺庙隐藏在幽深山谷之中,通往寺内的小径直通云霄,意境深远。

“古柏森两行,清香发朝露”写出了古柏挺立,晨露滋润下的清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以“我佛疲清梁,颇识卧中趣”表达对佛祖静心修行的理解,认为卧佛寺的生活能让人领悟到超脱尘世的禅意。

最后两句“应怜尘世劳,半为黄粱误”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感慨,认为人们往往被世俗事务所累,迷失于梦幻(黄粱梦)之中。而“风幡袅炉烟,散入桫椤树”则以袅袅炊烟和佛幡随风飘动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宁静与超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卧佛寺的环境和禅修生活,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2)

黄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衡图为熊两溟题

先生饱读书五车,磊落胸藏天地庐。

诗笔纵横一万里,山川览胜神蘧蘧。

讲学武昌十五秋,闲来携酒登南楼。

二别中峰尽在目,直欲濯足江汉流。

凭栏不尽登临乐,还向楼头抱衡岳。

洞庭波涛思渺然,十二青螺自卓荦。

惜不得平叔紫金丹,遥躔朱鸟控黄鹤。

又不得长房缩地方,移取湘帆九面置之几砚角。

何物丹青工描摹,为君写作望衡图。

足踏芒鞋首戴笠,一童抱琴来于于。

扪星未观意气壮,开云已觉精诚孚。

指点层峦插天出,雁声几阵飞过无。

岣嵝禹碑扫藓读,石青字赤多模糊。

朅来归订游山草,眼界何止空蓬壶。

愧我卅年老京洛,僦居久被尘网络。

一览此图神欲飞,愿与同订寻山约。

形式: 古风

宝镜词

尘封宝镜光辉歇,一片浮云滓明月。

细调铅汞试重揩,轻痕转眼随风没。

朝来启视无纤瑕,当窗照见颜如花。

祇怜艳质易衰朽,青铜伴影辜韶华。

吁嗟乎,青铜拂拭光仍在,韶华一去时难再。

形式: 古风

秋柳

岁岁红亭送别筵,千条齐映碧云天。

曲江今日重回首,只有寒鸦与暮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十二月廿四日立春有怀渔庄漆林两兄京师

昨夜东风生绮陌,朝来采燕簪轻帻。

人间可乐又逢春,日下还怜未归客。

青旗繁会阗燕郊,黄罗蹀躞翻云翘。

夕阳鞍马忽四散,寒镫相对风萧萧。

忆昔杨盘会食时,堂中白玉传青丝。

三年两地萦梦寐,一尊千里同愁思。

折梅远寄何人将,仰天但见群鸿翔。

人生安得如汝乐,飞鸣到处皆成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