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心卿过孤山访静传不遇自游和靖祠下明日奉寄二高士

飞仙又向别峰游,竹下閒房且小留。

满鬓朔风吹客帽,倚阑落日在渔舟。

梅花路冷难寻冢,葑草田荒半作洲。

独往独来沙鸟怪,山空木短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杨心卿一同探访孤山,寻找高僧静传未果后,独自在和靖祠下游历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首联“飞仙又向别峰游,竹下閒房且小留”,以“飞仙”比喻友人,暗示其行踪飘逸,随后两人暂歇于竹林中的闲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满鬓朔风吹客帽,倚阑落日在渔舟”,通过“朔风”、“满鬓”、“客帽”、“倚阑”、“落日”、“渔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风雪交加,夕阳西下,渔舟归航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颈联“梅花路冷难寻冢,葑草田荒半作洲”,将视线转向梅花盛开的道路,虽是寒冷季节,但梅花依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而“冢”字暗示了曾经的墓地或遗迹,与“葑草田荒”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尾联“独往独来沙鸟怪,山空木短使人愁”,以“沙鸟”的不解与“山空木短”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之情。沙鸟或许不解为何人独自往来,山中树木稀疏,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墨客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感慨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不应聘高士

束书入谷起徵君,盥耳渊栖似不闻。

知有故人来问字,喜无逋客为移文。

忍贫羞说黄金尽,爱老慵将白发芸。

独倚高楼南北望,青天依旧有閒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范爱竹三首(其一)

半生豪气学元龙,湖海惟知敬数公。

徒有贞心招隐逸,恨无巨眼识英雄。

天衢骑马衣冠异,雨屋鸣鸡杼轴空。

西崦东屯何日了,定应愁老浣花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范爱竹三首(其三)

风雨萧萧白昼昏,肃襟受此一凉恩。

丘园不作轩裳梦,陵谷空遗斧凿痕。

乍可扣舷歌楚泽,何堪抱瑟立齐门。

有时散步西原上,共醉田家老瓦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赠金荪壁

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

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

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

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