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爱竹三首(其三)

风雨萧萧白昼昏,肃襟受此一凉恩。

丘园不作轩裳梦,陵谷空遗斧凿痕。

乍可扣舷歌楚泽,何堪抱瑟立齐门。

有时散步西原上,共醉田家老瓦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风雨萧萧白昼昏”以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交融。接着,“肃襟受此一凉恩”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凉爽,内心受到的宁静与洗涤,仿佛在喧嚣中找到了一片清静之地。

“丘园不作轩裳梦,陵谷空遗斧凿痕”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丘园象征着远离尘嚣的自然与宁静,而轩裳则代表世俗的繁华与功名,通过“不作轩裳梦”表达诗人对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陵谷空遗斧凿痕”,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世事无常,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短暂。

“乍可扣舷歌楚泽,何堪抱瑟立齐门”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追求。诗人宁愿在楚泽(泛指自然山水)边歌唱,享受自然的和谐与自由,也不愿在齐门(可能指官场或世俗的束缚)前怀抱瑟琴,承受世俗的拘束与压力。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反感。

最后,“有时散步西原上,共醉田家老瓦盆”两句,描绘了诗人偶尔漫步于西原之上,与农家共享酒杯,畅饮于老瓦盆中的场景。这一画面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简单、淳朴生活的喜爱与追求,以及与自然、乡民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越,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赠金荪壁

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

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

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

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答元父

騕袅龙媒去未还,独骑款段客长安。

青黄谁采沟中断,黑白当从局外看。

尊俎风流陈日月,山林人物古衣冠。

桂花满袖王孙远,空倚天风十二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两山二首(其二)

穷乡何处觅新丰,身世悠悠醉梦中。

未学伏波尸马革,且随甫里问龟蒙。

檐头喜有桑榆日,兵后那无草木风。

亦欲飞神游八极,扁舟坦卧不须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閒居十咏(其一)

阶前紫蔓金丝草,篱角红垂锦带花。

梓泽平泉易销歇,春留富贵与诗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