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万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平静。首句“万事推移万虑轻”表达了诗人面对世间万物变化,内心却能保持轻松与宁静。接着,“此身卑贱此心平”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身地位的淡泊,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旧牙笏写雕龙句,残玉佩敲风马声”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旧牙笏”和“残玉佩”象征过去的荣华与现在的简朴,通过“雕龙句”和“风马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成就的回忆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泉布不私寻葛井,石田祈熟问端坑”这两句诗,通过“泉布”与“葛井”,“石田”与“端坑”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资源的尊重与利用的智慧。诗人希望泉水能够公正无私地滋润大地,石田能够适时成熟,体现了他对公平与和谐的追求。
最后,“室中多半僧家具,长拟空空学净名”两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室内的布置多为僧侣所用,表明他追求的是简单、清净的生活方式。而“长拟空空学净名”则直接引用了《维摩诘所说经》中的净名法师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向往空灵、纯净的精神境界,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