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儿学字诗以勉之

花下看儿学字初,本来文业肯生疏。

拈将斑竹枝常画,摘得□□叶亦书。

记诵料无廷硕并,呼名奢望曲江如。

山妻笑指同堂老,他日飞腾莫学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儿子学习的关怀与期待。诗中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对话,展现了家庭教育的温馨一面。

首句“花下看儿学字初”,描绘了春日里,父亲在花丛下陪伴儿子开始学习文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本来文业肯生疏”表达了父亲对儿子学习能力的信任,认为儿子在文学上不会有丝毫懈怠。

“拈将斑竹枝常画,摘得□□叶亦书”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细节,展现了儿子勤奋学习的状态。斑竹枝和树叶作为书写工具,象征着儿子不畏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

“记诵料无廷硕并,呼名奢望曲江如”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记忆和表达能力的期望,希望他不仅能够记住知识,还能像古代学者一样,出口成章,才华横溢。

最后,“山妻笑指同堂老,他日飞腾莫学渠”通过妻子的笑声和对未来的展望,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对儿子成长的支持与期待。同时,也提醒儿子不要效仿某些人的行为,暗示了对儿子品格和行为的高标准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家庭教育中的温情与期待,以及对子女成长的深刻关切。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梁阜己初归同王大雁何皇图吴仪汉陶苦子离患上人分赋得乾字

风尘一拂慰心肝,君别春卿已岁寒。

过岭叶飞声总脆,负霜鸿下迹微乾。

京妆说与持家妇,野服归逢到邑官。

那肯揣摩聊曲就,高弦应得任君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同梁颙若归西山草堂留题二首(其一)

都市行歌径有苔,游人方共主人回。

山连埤堄松遮断,池映阑干花倒开。

数卷缃编留载笔,一庭明月照持杯。

怀人欲揽重重翠,余又西樵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梁颙若归西山草堂留题二首(其二)

通津深入小桥斜,城里青山即到家。

善读父书藏旧草,閒携儿戏玩晴花。

水松雨后全生韵,石壁亭西不厌遮。

仲叔自知无累邑,劳君樽酒对桑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陈伯玑兼怀药地禅师

灌婴城内想吾宗,远水将冰树近冬。

庐岳瀑飘常过雪,豫章风起忽无榕。

文期不朽身堪困,诗读平生面尽逢。

待访青原老开士,约君联榻道心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