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光宴集用吴刺史园次扇头原韵即席赋

送客分题是隔年,客来已度九秋烟。

似从岭海酬诗债,先向端溪问砚田。

寒雪未回中夜棹,暖风初试小梅天。

使君地主能开社,菊径犹多泛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陈恭尹主持的一次宴会上,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赞美。

首联“送客分题是隔年,客来已度九秋烟”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诗人回忆起去年为友人送行时,分题相赠的情景,而如今友人再次到来,已经经历了九个秋天的变迁。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表达了对友人长久别后的思念之情。

颔联“似从岭海酬诗债,先向端溪问砚田”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情怀。他仿佛是从遥远的岭南之地,带着对诗歌创作的热忱而来,首先询问了砚田的情况,即询问文房四宝中的砚台,暗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重视和对文具的讲究。同时,“酬诗债”一词巧妙地运用了双关手法,既指偿还诗债,也暗含了与友人交流诗歌创作之意。

颈联“寒雪未回中夜棹,暖风初试小梅天”描绘了宴会的环境氛围。虽然外面可能正下着寒冷的雪花,但室内却温暖如春,宴会上吹起了轻柔的暖风,正值梅花初放的季节。这样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馨、雅致的聚会氛围,让人感受到宾主之间的和谐与愉悦。

尾联“使君地主能开社,菊径犹多泛酒钱”表达了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对聚会活动的赞赏。作为地主的“使君”(可能指的是宴会的主持人),能够举办这样的聚会,邀请宾客畅饮美酒,享受佳肴,显示出主人的慷慨与好客。同时,“菊径犹多泛酒钱”一句,以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暗示了聚会中不仅有美食美酒,更有高雅的谈吐和深厚的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温馨氛围、主人的热情款待以及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学气息的作品。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寄王将军孝扬

海陬别日枉新诗,妙画清才举世知。

鸟在榆枋吾自笑,凤翔霄汉见何期。

巫贤益大先臣业,吉甫曾将六月师。

岭外小民怀世泽,几时膏雨更南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庞甥东侣孝廉二首(其一)

把书不禁泪盈盈,年与而翁本弟兄。

一自玉楼天有召,喜看秋榜汝成名。

祝鸠命氏初贻□,鸿雁联飞日迈征。

及识君家今五世,可堪垂暮哭吾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哭庞甥东侣孝廉二首(其二)

见汝成童外祖前,今看行状倍潸然。

传书止有中郎女,作赋才过贾谊年。

貂敝长安频是客,凫飞叶县未成仙。

白头老母伤何极,奉养犹资汝弟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惠倅俞介石行乐图时摄篆

骥足方开迥绝尘,弦歌随处有阳春。

知君不愧罗浮吏,满目梅花梦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