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彦先归乡

西风一夜扫残枝,处处寒砧捣客衣。

我正思归归未得,却于江上送君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秋风在一夜之间扫落了枯枝,各处传来寒凉的捣衣声,准备为旅人缝制衣物。
我此刻正思念着回家,却未能如愿,只能在江边为你送别,看着你离去。

注释

西风:秋风。
一夜:整夜。
残枝:枯枝落叶。
寒砧:寒冷的捣衣石或捣衣声。
捣客衣:为出门在外的人捣洗缝制衣服。
归未得:未能回家。
江上:江边。
君: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送别的画面,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述了送君之情和自己归乡未果的哀愁。

“西风一夜扫残枝”,开篇即刻画出秋天的萧瑟景象,西风凛冽,一夜之间吹落了树上的残枝。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隐喻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

“处处寒砧捣客衣”,接着,诗人笔触转向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寒砧”指的是古代用来捣洗衣物的工具,而“处处”则强调了这种场景的普遍性。在这寒冷的季节里,人们在各处都能听到捣衣的声音,这不仅反映出人们生活中的琐事,也暗示了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劳碌。

“我正思归归未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但却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实现。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身上尤为常见,他们往往因仕途不顺或其他原因不能如愿回到故乡,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却于江上送君归”,尽管自己归乡未果,但诗人仍然决定在江上为友人送别。这里的“却”字表达了一种转折和坚持,虽然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对于朋友的关心和送别之情,却依旧不减。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深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句中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送侄赴廷试(其二)

一第男儿未足誇,喜传衣钵振吾家。

大廷好上千言对,要使声名播迩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侄赴廷试(其一)

我是田家本业农,偶然两世到蟾宫。

书生天幸有如此,岂复更忧吾道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侄赴廷试(其三)

上林跃马看腾骧,父老犹言昔日张。

顾我儿曹殊未学,敢将踪迹继前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明老游雁荡五首(其五)

遍参尊宿走诸方,老去才能返故乡。

涨水飞云前辈语,他乡莫更久徜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