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题梁蕉屏表叔“抚梅图”

古梅瘦石。似隐栖九里,断无尘迹。

枝北枝南,雪后霜前,几度问他消息。

沉吟树底摩挲遍,定写入、春风仙笔。

爱满庭、淡影疏香,能有几人消得。

犹记孤山山下,冻云吹散也,一湖寒碧。

渺矣林逋,寂寞空亭,何似此中清绝。

幽怀尽日忘言坐,共抱却、冬心高洁。

想月明、烟冷黄昏,还有翠禽曾识。

形式: 词牌: 疏影

鉴赏

这首《疏影》词,由清代女诗人孙云凤所作,以“题梁蕉屏表叔‘抚梅图’”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色彩。

词的开篇“古梅瘦石”,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梅树与石头的形态,暗示了梅树的古老与坚韧,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接下来的“似隐栖九里,断无尘迹”,进一步渲染了梅树远离尘嚣、独立于世的形象,仿佛是九里之外的隐士,不染凡尘。

“枝北枝南,雪后霜前,几度问他消息”,通过季节变换的描述,展现了梅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梅树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这里的“消息”不仅指自然界的更替,也暗含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

“沉吟树底摩挲遍,定写入、春风仙笔”,诗人亲自探访梅树,对其形态、神韵进行细致观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期待着春风将这份情感化为仙笔,赋予梅树以生命与灵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爱满庭、淡影疏香,能有几人消得”,诗人喜爱梅树在庭院中投下的淡雅光影与散发的淡淡香气,但这种美好往往难以被世人理解或欣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孤独感。

“犹记孤山山下,冻云吹散也,一湖寒碧”,这里引用了林逋(字君复)的典故,林逋曾在孤山下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诗人通过回忆林逋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借以赞美梅树的高洁品质。

“渺矣林逋,寂寞空亭,何似此中清绝”,诗人感叹林逋虽有清高的名声,但生活却显得寂寞,相比之下,自己所描绘的梅树图景更加清绝脱俗。

“幽怀尽日忘言坐,共抱却、冬心高洁”,诗人沉浸在对梅树的欣赏与思考中,忘记了言语,与梅树共享高洁之气,表达了对自然美与精神高洁的追求。

“想月明、烟冷黄昏,还有翠禽曾识”,最后,诗人想象在月明之夜,烟雾缭绕的黄昏时刻,翠鸟也曾来此欣赏梅树的美丽,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词通过对梅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艺术、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104)

孙云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卖花声.题邵庵叔“桃花流水图”

深树罥晴烟。栖处悠然。游踪常共白云还。

细认仙凡都不是,好个溪山。黄鸟听间关。

翠草纤绵。纸窗竹屋小吟笺。

飞尽桃花浑不语,赢得春闲。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应天长

锦衾香冷消兰麝。明镜黛眉慵不画。

重帘下,怜深夜。细雨短檠寒穗谢。柳梢新月挂。

记得晚凉初夏。花底酒阑歌罢。个浓蝉鬓卸。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转应词

庭院。庭院。薄暮东风吹遍。画梁双燕初归。

惆怅天涯絮飞。飞絮。飞絮。人在绣帘深处。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虞美人.题秀芬妹“额粉庵联吟图”

翠屏凉夜疏帘晓。雪月花时好。鸾笺真擘句先成。

应忆榭庭风絮、那时情。池塘梦草笼烟碧。

江水盈盈隔。灵心试问绿窗人。

分得画眉仙笔、几分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