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奕世流芳远,传家庆有馀。
簪荆蘋荐洁,曳练宝妆疏。
载德光门阀,成名振里闾。
如何裁半日,一旐向輀车。
这首诗是王洋在宋代创作的,名为《臧夫人挽诗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挽歌,也就是哀悼逝者、缅怀亡灵的诗歌。诗中表达了对已故之人的深切哀思和不忘传统美德的情感。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主题,赞颂逝者留下的美好形象和家族的荣耀。"奕世"指代代相传,"流芳远"强调其影响深远;"传家"则是家族之间代代相承的意思,"庆有馀"表达对这一系列传统和美好的庆祝。
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形象,或许是在描述其墓葬之地。"簪荆"可能是指墓前或墓旁的标志物;"蘋荐洁"则表达了一种清洁、庄重的景象;"曳练宝妆疏"中,"曳练"形容华美的服饰或装饰,而"宝妆疏"可能是指逝者生前的盛装。
这两句则转向对逝者的评价和遗产。"载德"表明逝者在世时的美德广为人知;"光门阀"可能是指家族或社会的象征性建筑物被其德行照亮;"成名"指的是逝者生前所取得的声誉和地位;"振里闾"则强调这一声誉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家庭乃至社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思念之深切。"如何裁半日"可能是在询问时间为何过得这么快,仿佛刚过去一半的白昼就已经离去;"一旐向輀车"中的"一旐"指的是车轮或是车辕,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者对逝者的思念。诗人似乎在追问,为何生命如同行驶的车辆般迅速离我们而去,留下无尽的哀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美好形象、家族荣耀、个人德行和遗产的赞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
不详
不著冠缨不洗尘,不将忙事扰闲身。
舍前自旧存三径,林下如今见一人。
八节滩声泉唤客,数枝墨戏竹传神。
前生定是张公子,一见相从意自亲。
放出清泉叠旧蹊,行人但渡不沾泥。
与君暂濯红尘足,留我长浇白玉畦。
千古蜿蜒潜窟穴,他年头角上云梯。
信知法海津梁别,认作东林是虎溪。
柳经沈雨舞腰慵,莺入新阳曲未终。
照径自藏尘外境,憎花不爱世间红。
桥分知为前溪改,寺远因寻别路通。
更待薰风日清永,长歌呼就满蒲风。
蟠踞峰峦面势多,天分雄望镇关河。
足开烟雾鹏垂翼,手摘星辰月转波。
问法旧闻裴相国,传经今见李维摩。
禅徒到此栖尘迹,方信青云路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