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送何靖节南游还燕》。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何靖节南游归燕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
首联“当时折槛一生轻,柏府争传抗疏名”,以“折槛”这一典故,描绘了何靖节在官场上的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的形象,其名声在柏府(官署)中广为流传。这里通过“折槛”和“抗疏名”的对比,既展现了何靖节的勇气与担当,也暗示了他可能遭遇的艰难处境。
颔联“万里间关成独往,百年暌合信同盟”,描述了何靖节南游归燕的过程。虽然路途遥远且充满波折,但他依然独自前往,体现了他的坚韧与决心。同时,也强调了他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即使相隔多年,依旧能够成为彼此的同盟。
颈联“燕台夜色黄金气,鳄渚秋声白发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夜晚的燕台与秋天的鳄渚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黄金气象征着辉煌与希望,而白发情则表达了岁月的流逝与对友情的珍惜。
尾联“相对逐臣休感慨,古来天地自纵横”,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因离别而感慨万千,因为自古以来,天地之间,人事更迭,一切皆有其自然规律。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宽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南游归燕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友情、人生与自然规律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