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其二)

火云散尽晚风凉,曲涧流空草自长。

蚕箔成丝秧贴水,数声布谷为谁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夕阳西下,炎热的火云消散,夜晚的微风吹来,带来一丝凉意。
弯曲的山涧溪流空荡,草木自由生长。

注释

火云:形容夏日炽热的云彩。
晚风:傍晚的凉风。
曲涧:弯曲的山涧。
流空:空荡的流淌。
草自长:草木自然生长。
蚕箔:养蚕的竹席或网。
丝秧:指蚕茧或丝线。
贴水:紧贴水面。
布谷:鸟名,又名杜鹃,叫声常被用来表示农事时节。
为谁忙:为何忙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郊野风光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悟和情怀。

“火云散尽晚风凉”,开篇便以冷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后的图景。火云散去,晚风带来的是一种凉意,这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远。

“曲涧流空草自长”,曲涧之水清澈见底,流淌不息,而两岸的野草则在秋风中自由生长。这一景象透露出一种自然界生命力顽强、不受外界干扰的美好。

“蚕箔成丝秧贴水”,诗人细致地观察到蚕豆的种子已经成熟,紧贴着水面,这是对农事生活的一种关注,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生长规律的尊重和赞美。

“数声布谷为谁忙”,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声音的描绘。布谷,即播种的声音在谷地回响,似乎是在询问这些声音究竟是为了谁的忙碌。这不仅是对农民劳作场景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命、时间流逝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103)

王同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行(其一)

牧牛童子坐田头,摘草簪花两两讴。

路绕青山山绕涧,残蝉夕照澹于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雨意(其二)

曀曀重阴昼不分,归鸦林里认黄昏。

人间春信知多少,但觉轻寒入梦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雨意(其一)

春愁如织雨如麻,倦倚吟窗拾落花。

坐不忍眠心似醉,悠悠身世在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春日杂兴(其二)

粉墙红杏半离披,春满人间花自知。

幽鸟不言如有思,等闲飞上海棠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