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人三首(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形式: 古风

翻译

兰花生长不在门边,而是庭院里的闲散花草。
长久以来遭受霜露侵袭,它的红色花朵已经早早凋谢。
错误地攀附在瑶花之枝,根系深入君王的池塘。
虽然没有芬芳美丽,却也能沐浴清风的吹拂。
剩余的香气如果可以佩戴,愿它全年陪伴我左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兰花的诗歌,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开篇“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表明兰花并不适合种在门前,而更适宜于幽静的庭院中,这既描绘了兰花的高洁气质,也映射出诗人对朋友独特品格的认可。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则是说兰花在早晨经常被霜露濡湿,但它的繁华却如同岁月更迭,早已沧桑,这里的“欺”字用得十分精妙,既形容了自然之力,也反映出兰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接着,“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表达的是兰花与高贵的瑶华相连,其根系深植于帝王之池旁,这里的“谬接”和“结根”都形容了兰花与高洁环境的渊源。

然而,诗人并不只是赞美兰花的外在,而是更注重其内在的品质,“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表明尽管兰花没有浓郁的香气,却能在清风中散发出淡雅之美,这里的“顾”字和“叨”字都用得十分到位。

最后,“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则是说兰花即使只剩下些许的芬芳,也足以成为可以佩戴的珍贵之物,而这种清雅的气息能伴随我们经历四季的更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深切赞美,更隐喻出对朋友情谊长存的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了诗人对友情纯洁、高雅和持久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赠友人三首(其二)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形式: 古风

赠友人三首(其三)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形式: 古风

赠王汉阳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