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宴席上诗二首奉送解元诸先辈(其一)

从来人物数成都,果见英髦入荐书。

齐鲁风流方演迤,渊云文采自纡馀。

姓名即上飞龙榜,乡里争迎驷马车。

圣世取才三尺在,但惭无地更吹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果然见到杰出人物被推荐入书
齐鲁之地的风流人物正不断涌现,他们的文章才华自然流露
他们的名字已经登上了飞龙榜,家乡的人们争相迎接他们乘坐华丽的驷马车
在圣明的时代,选拔人才的标准只有三尺之才,我只感到惭愧,无法再为他们增光添彩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
人物:人才。
数:众多。
成都:成都地区。
英髦:杰出人物。
入荐书:被推荐入书册。
风流:风采出众。
演迤:不断涌现。
渊云:深沉如渊的才华。
文采:文章才华。
自纡馀:自然流露。
飞龙榜:科举考试的高榜。
乡里:家乡。
争迎:争相迎接。
驷马车:古代豪华的四马拉车,象征地位和荣耀。
圣世:圣明的时代。
取才:选拔人才。
三尺:指人的才能或智慧。
无地:没有能力。
吹嘘:夸赞或提升。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才情的宋代诗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聚集成都的情景描绘,以及自己能与古人齐名、文采自成一家的自信表达。诗中的“从来人物数成都”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成都作为文化重镇的历史地位,接着“果见英髲入荐书”则是对自己才华的肯定,说明作者已被官方认可并推荐。在“齐鲁风流方演迤”一句中,“齐鲁”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大诸侯国——齐国和鲁国,而“风流”则代指文学艺术,这里强调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得自古人。紧接着“渊云文采自纡馀”则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认为自己的文章如同云间之水,自然而然地流淌。

在下片,“姓名即上飞龙榜”直接点明了作者已名列于显赫的选官名单,即“飞龙榜”,这是对个人功成名就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而“乡里争迎驷马车”则是对其声望高涨、家乡人士纷纷前来庆贺的生动描写。紧接着“圣世取才三尺在,但惭无地更吹嘘”一句中,“圣世取才三尺在”表明朝廷选拔人才的标准就在眼前,而“但惭无地更吹嘘”则是作者对自己虽然有才华但仍感到不足之处,希望有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与成就的自信展示,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渴望,表现了宋代士人对于文学创作与仕途进取的热忱与追求。

收录诗词(86)

汪应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御殿瓦

曲曲湾湾散复收,覆如冈陇仰如沟。

能教有漏成无漏,解使邪流入正流。

凤侣双双朝殿角,鸳行对对滴檐头。

时人莫道身骸小,盖得君王万万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暮春

闭门听风雨,不知门外春。

兹辰聊散步,霁色如相亲。

日月不吾与,花柳随时新。

悠悠竟何事,悚然怀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表上人卷舒轩

高轩聊自娱,俯仰称幽居。

世道有兴废,人心随卷舒。

圆机应有此,胶柱合何如。

愧匪许询辈,时来问满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至人阅世若云浮,来本无心去莫留。

应诏子微聊一出,如龙柱史复西游。

扁舟绿水霜天晓,夹岸丹枫泽国秋。

遥想御香清醮罢,仙鸾飞绕玉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