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阙下

墨敕双驰侍帝傍,何堪窘步入明光。

退风久作翻风翼,倦客何能久客梁。

野寺残僧思缓步,断桥流水忆寒香。

何时裋褐携筇去,数里松声细麦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皇帝身边的墨敕快速传递,怎能忍受困顿步入明亮殿堂。
长久的退隐如同翅膀翻飞,疲倦的旅人怎能在梁地长久停留。
野外破败的寺庙里,老僧渴望慢慢散步,断桥边流水唤起对寒冷芬芳的记忆。
何时能身着粗布衣,手持竹杖离去,漫步在数里松涛与麦田的山岗。

注释

墨敕: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侍帝傍:侍奉在皇帝身边。
窘步:困顿、艰难的步伐。
明光:明亮的大殿。
退风:隐退的风,比喻隐居生活。
翻风翼:像翅膀一样翻飞。
倦客:疲惫的旅人。
梁:这里指代某个地方。
野寺:荒凉的寺庙。
缓步:缓慢行走。
断桥:残破的桥梁。
寒香:寒冷季节的香气,可能指梅花。
裋褐:短而粗陋的衣服,形容简朴的生活。
筇:竹杖。
数里松声:数里之外的松林声。
麦冈:长满麦子的山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初到阙下》。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京城时的情景和心境。首句“墨敕双驰侍帝傍”形象地写出诗人作为臣子,接受皇帝命令的紧张与荣耀,紧接着的“何堪窘步入明光”则流露出初次面对朝廷威严的局促和不安。

“退风久作翻风翼”运用比喻,暗示自己在官场经历挫折后,希望能像鸟儿振翅飞翔,摆脱困境。然而,“倦客何能久客梁”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在外为官的厌倦,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

“野寺残僧思缓步,断桥流水忆寒香”两句通过描绘野外寺庙和流水寒香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宁静的怀念。

最后,“何时裋褐携筇去,数里松声细麦冈”表达了诗人期待早日卸下官职,穿上简朴的衣服,持杖漫步在松林麦田之间,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呈时宰二首(其二)

不毛山海尽梯航,德洽重熙圣祚昌。

万国鼎新周礼乐,千官星拱舜衣裳。

惠沾圜土恩波阔,德及昆虫化日长。

天地至和昭感格,比闻甘露降番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呈时宰二首(其一)

黔黎谁识迓衡功,赤白囊闲寝燧烽。

史不绝书称上瑞,地无遗利足三农。

已闻奠玉祠真室,未见泥金款岱宗。

七十二君梁父禅,何时展采更东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张右相生日二首(其二)

气禀无为秀,钟灵付秉钧。

周南知盛德,江左在斯民。

衮绣东山望,貂蝉綵服春。

帝师殊寿祉,汉祚有元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张右相生日二首(其一)

玉律歌无射,金风下四蓂。

三台丞相位,一德将臣星。

弼亮时师表,文章世典刑。

百神扶大手,远业庆千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