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塘

林茂鸟乌急,坡长驴驮鸣。

坐舆犹足痹,负笈想肩赪。

废庙藤遮合,危桥竹织成。

路傍行役苦,随处有柴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树林繁茂鸟儿忙,山坡长驴叫声响。
坐在车中还觉痛,背负书笈肩头红。
废弃神庙藤蔓密,危险桥梁竹竿编。
路边行人受劳苦,沿途多见柴门荆棘。

注释

林茂:树木茂盛。
鸟乌:各种鸟类。
坡长:山坡漫长。
驴驮鸣:驴子驮物时发出叫声。
坐舆:乘坐马车。
犹足痹:仍然感到脚痛。
笈:古代书箱。
肩赪:肩头因劳累而发红。
废庙:荒废的庙宇。
藤遮合:藤蔓覆盖。
危桥:不稳固的桥。
竹织成:用竹子编织。
路傍:路边。
行役:长途跋涉的人。
苦:辛苦。
柴荆:简陋的柴门和荆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交织。首句“林茂鸟乌急”,写出了树林繁密,鸟儿飞翔的热闹场景,乌鸦的叫声显得急促而富有生机。接着,“坡长驴驮鸣”进一步描绘了山路蜿蜒,驴子行走时发出的悠扬声音,显示出旅途的艰辛。

诗人自身也身处其中,“坐舆犹足痹”,即使乘坐着车子,长途跋涉仍感到脚部不适,暗示了道路的崎岖。“负笈想肩赪”,想象着那些背着书笈的学生,肩头被书本压得通红,形象地刻画了求学者的辛劳。

沿途的景致也颇为破败,“废庙藤遮合”,废弃的庙宇已被藤蔓覆盖,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危桥竹织成”,危险的桥梁由竹子搭建,显示出当地条件的简陋。最后,“路傍行役苦,随处有柴荆”,直接表达了行旅者的辛苦,路边随处可见简陋的柴门荆扉,生活贫困而艰辛。

总的来说,范成大的《珠塘》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乡村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坚韧与不易。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瓶花二首(其二)

小梅未可折,不折惜空回。

拥鼻撚一枝,也道探春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瓶花二首(其一)

水仙携蜡梅,来作散花雨。

但惊醉梦醒,不辨香来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留简伯俊

我昔赋远游,万里无亲朋。

惟君同怀抱,相从共茵凭。

踰岭穿瘴茅,扪参倚枯藤。

随行一瓶钵,澹如云水僧。

火驰炎热场,见此玉壶冰。

东归常愧君,无力相引绳。

长材屈小邑,果以循吏称。

岂不有荐墨,翩然支郡丞。

五溪在何许,水驶山崚嶒。

漫仕不择地,抟扶笑鲲鹏。

独有故意长,问疾访姜肱。

亹亹谈昨梦,一一记吾曾。

中年畏离别,况我雪鬅鬙。

此意君自解,少留对青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不觞客聊书老怀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刍狗。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

家人亦复探新篘,插花洗盏为翁寿。

蒲团困坐眼慵开,莫把故情看老丑。

挽须儿女太痴生,更问今年有诗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