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小孤山

小孤祠庙向江开,使节经由两度来。

路出山腰盘曲磴,亭栖树杪见妆台。

银河水逆龙舟歇,碧落风生鹤驭回。

我亦飘飘欲轻举,此身何异到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董纪的《重登小孤山》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临小孤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

首联“小孤祠庙向江开,使节经由两度来”,开篇即点明地点,小孤山上的祠庙面向江面,而过往的使节两次经过这里,既突出了小孤山的历史地位,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特殊情感。

颔联“路出山腰盘曲磴,亭栖树杪见妆台”,进一步描绘登山之路的蜿蜒曲折,以及山顶亭台与周围树木的和谐共生,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这里的“妆台”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景致或寓意,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颈联“银河水逆龙舟歇,碧落风生鹤驭回”,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银河倒映在水中,龙舟已停泊,天空中鹤群飞翔,风起云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尾联“我亦飘飘欲轻举,此身何异到蓬莱”,诗人直抒胸臆,感觉自己仿佛能随风飘扬,达到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小孤山的自然风光,更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番湖舟中

不才自分老林泉,今日驱驰孰使然。

行李往来惟一介,劳生半百欠三年。

康庐云雾昏迷日,左蠡风波远际天。

夜泊最嫌枫树近,绕船渔火照愁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胡鼎文草堂

别驾山居草作堂,胜如工部百花庄。

鹤雏转顶丹砂渥,松木凝脂琥珀香。

月下敲门僧问字,雪中扫径客携浆。

林泉足可容真隐,只恐声名自播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除夕

两在他乡见岁除,今年守岁在吾庐。

小儿欢喜频行酒,犹子平安远寄书。

陶令无心希厚禄,安仁有志赋閒居。

劳生半百虽虚度,三径犹存不负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竹所为太常典簿顾谨中

路绕阑干屈曲行,绿阴遮暗石棋枰。

酒杯潋滟花前兴,茶臼丁东月下声。

拄杖敲门无俗辈,题诗偪槛有僧名。

篮舆径造知何日,直待明年燕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