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仲秋时节,诗人与友人甘泉湛太史一同游览西禅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荒凉之美以及自然景色的变换。
首联“古松萝葛蔓相牵,废寺旁遗只小禅”,以古松和藤蔓的紧密缠绕,以及废弃寺院中仅存的小禅房,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画面,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颔联“桃李东皇先割爱,鳙鰅僧舍为烹鲜”,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桃李比作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暗示它们在春天到来时率先绽放,表达了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敏感观察。同时,通过“鳙鰅”(鱼名)烹鲜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边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含着僧侣们的生活情趣。
颈联“流觞合待稽山记,醉石还留处士眠”,引用了古代文人雅集的典故——流觞曲水,与稽山(即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相关联,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地举办文人聚会的美好愿望。同时,“醉石”与“处士眠”形成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宁静,又暗示了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坏壁旧题除不尽,去年谁道胜今年”,通过描述破败墙壁上难以清除的旧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最后一句“去年谁道胜今年”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