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华东幸缔和盟,从此君王罢北征。
宿卫周庐无处所,野人畦菜傍宫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和平与安宁的景象,翠华之东可能指的是皇帝举行的某种庆典或是盟约,意味着从此以后国家将不再有北方边疆的战事。"君王罢北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田园诗意,"宿卫周庐无处所"可能是说守军或者宿营的将士在这片土地上找不到固定的营地,这里的"庐"字用得很有意思,它既可以指军事上的营帐,也可以泛指住所。"野人畦菜傍宫城"则更加深化了这种田园生活的氛围,"野人"即农夫,他们在宫城附近种植蔬菜,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透露出一种社会生活的安宁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定的向往,以及对军事行动结束后带来正常农耕生活的赞美。同时,这也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长期战乱后的渴望稳定和平的共同心声。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偶得西斋字,向西开此斋。
人间诗眼少,天下夕阳佳。
浓妆淡抹比蛾眉,多谢苏仙内翰诗。
若使朝廷无宰嚭,未妨宫掖有西施。
悠悠谁到百年身,百万杭民一聚薪。
棺内棺前争几许,挽郎自是白须人。
行行密密复疏疏,衔子沿阶粟粒如。
几夜夏寒疑未雨,槐安国有五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