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注释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煜的《虞美人》之二。词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和深深哀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两句通过季节的更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往事的深深感慨。这里的“春花”与“秋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和无情的流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小楼”、“东风”和“故国”,都是离愁别绪的象征,而“雕阑玉砌”则是过去生活的物证。然而,尽管外在的景物依旧,但个人的容颜却已经改变,这里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可奈何。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后两句则是对愁绪深重的自我提问,诗人将自己的愁绪比喻为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形象地表达了心中的忧伤与无尽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情绪和对个人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悲凉感。

收录诗词(72)

李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字:重光
  • 号:钟隐
  • 生卒年: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

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凝珠满露枝,游飏日已西。

肃穆寒初至,九重开扇鹄。

四牖炳灯鱼,羽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形式:

岭外守岁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丞齐处州谏议十四韵

符守分圭组,放情在丘峦。

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

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

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

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

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

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

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

坐憩苔石遍,仰窥杉桂攒。

幽蹊创高躅,灵药馀仙飧。

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

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

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

惭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