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阳官舍有安榴数株著花绝稀更增妍丽

庭际安榴树,花稀更可怜。

青旌拥绛节,伴我作神仙。

迟日耿不暮,微阴眩弥鲜。

一樽兼百虑,心赏竟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庭院边有株石榴树,花开得稀疏更显得惹人怜爱。
绿色的旗帜簇拥着红色的仪仗,陪伴我仿佛成了仙人。
春日迟迟不肯落暮,微弱的阴云反而使色彩更加鲜明。
举杯消愁,所有的忧虑暂时放下,心中欣赏这美景,心情悠然自得。

注释

庭际:庭院边。
安榴树:石榴树。
花稀:花开得少。
可怜:惹人怜爱。
青旌:绿色的旗帜。
绛节:红色的仪仗。
伴我:陪伴我。
作神仙:仿佛成了仙人。
迟日:春日迟迟。
耿不暮:不肯落暮。
微阴:微弱的阴云。
眩弥鲜:色彩更加鲜明。
一樽:一杯酒。
兼百虑:包含众多忧虑。
心赏:心中欣赏。
竟悠然:竟然感到悠然自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几株石榴树的景象,尽管花开得稀疏,却显得格外娇艳动人。诗人用“青旌拥绛节”来比喻石榴花簇拥的场景,犹如仙人出行的仪仗,增添了神秘而清雅的气息。诗人感叹白天漫长,阳光微弱却使花朵的颜色更加鲜明,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悠长。他举杯饮酒,将百般忧虑暂忘,沉浸在这份宁静和美景之中,心情悠然自得。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来禽花

来禽花高不受折,满意清明好时节。

人间风日不贷春,昨暮烟脂今日雪。

舍东芜菁满眼黄,胡蝶飞去专斜阳。

妍嗤都无十日事,付与梧桐一夏凉。

形式: 古风

里翁行

里翁无人支缓急,天雨墙坏百忧集。

卖衣雇人筑得墙,不虑偷儿披户入。

夜寒干陬不经过,偷儿若来知奈何。

君不见巴丘古城如培塿,鲁肃当年万人守。

形式: 古风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韵

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

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

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祇园中。

意匠经营与佛会,七宝欲动声珑珑。

眉间毫光放未尽,指下已带旃檀风。

飞梭本是龙变化,挟大威德行神通。

恍若祇洹遇佛影,岂彼台像能比崇。

共惟此事不思议,细看众巧无遗踪。

日浮鸡园赤烂烂,天入鹫岭青丛丛。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觉已挫千魔锋。

龙天四众俨然侍,喜满尺宅俱成功。

向来八风几卷地,众宝行树无摧桻。

老萧区区佛所悯,岂与十二蛲蛔同。

重云之殿珠作帐,一朝入海奔雷公。

幸留此像不为少,福聚万纪兼千总。

馀休八叶终灰烬,坚固却赖三眠虫。

似闻法猛藕丝像,当时已不随烟东。

煌煌二宝照南北,客摄万鬼专其雄。

龙华已耀东坡墨,惊梦不假撞洪钟。

唯有兹图晦几岁,留待公句贻无穷。

画沙累土皆见佛,而况笔墨如此工。

亦念众生业障厚,要与机杼聊分攻。

从今俱尽未来世,买丝不绣平原容。

形式: 古风

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谢之三首(其三)

敲门俗子令我病,面有三寸康衢埃。

风饕雪虐君驰去,蓬户那无酒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