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舟出潮闸

官吏急星火,驱民疏漕河。

城中三尺泥,岁晚风雨多。

雨声来未已,清满幽人耳。

曲肱篷底眠,船随夜潮起。

形式: 古风

翻译

官员们如同星火般急切,催促百姓疏浚运河。
城中的街道积了三尺深的泥泞,年末时节风雨交加。
雨声连续不断,清冷的声音充满着隐士的耳朵。
在弯曲的手臂枕着的船篷下睡觉,随着夜晚的潮水起起伏伏。

注释

官吏:政府官员。
急星火:形容心情急迫,像星火一样迅速。
驱民:驱使民众。
疏漕河:疏浚河道以便运输。
城中:城市内部。
三尺泥:形容道路或地面非常泥泞。
岁晚:年底。
风雨多:频繁的风雨天气。
雨声来未已:雨声持续不断。
清满:充满。
幽人:隐士。
曲肱:弯曲的手臂,这里指简朴的生活方式。
篷底眠:在船篷下睡觉。
船随夜潮起:船只随着夜晚的潮汐起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官员在紧急情况下督促民众疏浚运河的情景。诗人章甫通过"官吏急星火"形象地写出官府行动之迅速,如同星火燎原。"城中三尺泥"则展示了城市街道因长期积水而泥泞不堪的环境,反映出百姓生活的艰辛。

"岁晚风雨多"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紧迫和天气恶劣,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接下来,诗人以"雨声来未已,清满幽人耳"的细腻笔触,描绘了雨声不断入耳,虽嘈杂却也带来了一丝宁静,仿佛只有雨声与自己相伴的幽居者心境。

最后两句"曲肱篷底眠,船随夜潮起"展现了诗人在舟中以肘为枕,任由船随着夜潮起伏的画面,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但仍能欣赏到自然的韵律,体现了诗人超脱的心境和坚韧的生活智慧。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舟行雨中的情境,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其三)

暄浊气未收,夜雨聊一洗。

心清不受尘,眼净岂容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荠]韵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其十)

交情易翻覆,世态多炎凉。

倦游将何之,可乐唯醉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其二)

去秋旱太甚,百神无不举。

今岁感天公,时有容易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其八)

梦作吴淞去,脍鲈捣香橙。

道逢湖海人,欢宴如平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